重要的是完全杜絕狐狸咬到他的可能。
他都知道的事張忠義不可能不知道,可那老家夥還是毅然決然對自己下手并且是下死手。
那麼就證明對方不在乎老皇帝會對他發難,或者說,他已經做好了謀反的準備。
這次水患就是個好時機。
把他這個東廠督主和他絕對信任的幾百人都支出來,對方肯定也在東廠安插了人。
一旦自己身死的消息傳回去東廠必然亂起來,相當于皇帝的直屬部隊就廢了一個。
如今保護皇上的從内到外一共是五層。
最親近的是護龍暗衛,貼身,忠心,功夫好但人數相對較少。
加起來幾十個每次當班的不過十幾個人,對付刺殺還行,真是叛亂作用不大。
第二層是禦林軍,人數不算少但陣營太亂。
既然張忠義敢謀反那麼禦林軍統領估計已經不是皇上的人了。
要麼就是對方有絕頂高手能夠解決了這一二層。
第三層就是他們東廠,離得近,精英多。
如果他在就算是忠心度高的,他不在還真不好說。
第四層是五城兵馬司,人多質量差陣營亂容易收買。
這群人就是烏合之衆,塵埃落定後搜查對方的餘孽抄個家什麼的可以用用,其他都白扯。
第五層是京郊大營,人數多,正規軍,隻可惜鞭長莫及。
如果皇上提前得知有人叛亂秘密調兵還好,否則等皇城裡都殺三輪了他們也頂多剛進城。
到時候三皇子已經黃袍加身老皇帝都嗝屁了,難不成還指望着這批軍隊的将領給老皇帝報仇不成。
他們是大晉的軍隊,當然是誰當皇帝聽誰的。
真要說起來的話,對皇帝絕對忠心的也就一個半,一個護龍暗衛加他們半個東廠。
當然,如果不是張忠義支持的三皇子和他的女婿二皇子造反的話那他這半個也可以忽略不計。
他煩那老家夥很久了,不光張忠義想弄死他自己也想啊。
想通關鍵點後肖淵跟夫人說了一聲開始寫信。
很快幾封飛鴿傳書發了出去,十幾名心腹番子秘密離開了隊伍。
永順縣赈災第三天,預料中的永和縣求救信到了。
夫妻倆對視一眼面色都有些凝重,猜對了,但并不覺得高興。
這邊燒了一天的死屍到現在都沒燒完,若是留下足夠的人手那便如了對方的意。
可若是抽調人手去永和縣這邊的局勢又難以把控。
隻是他們都知道,人手肯定是要留的。
對方鐵了心用分兵計打散他的人手,就算他這次多帶人走了半路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讓他不得不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