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9頁)

哪怕那畫上人的容貌都是他們憑空想象的,但隻是那署名也夠讓人膈應。

葉肖可不想讓他娘的名字以這種方式在幾十上百年後流傳。

流言止于智者,可惜這世上大部分都是庸人。

正經解釋是沒人聽的,隻能多制造流言把水攪渾。

首先就得把肖淵從托賽的死裡摘出去。

不是沖冠一怒為紅顔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禍國妖姬了。

于是,京中很快傳出了另外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托賽死于内鬥。

犬戎老皇帝年歲不小了,托賽身為二王子是最有能力跟大王子競争皇位的。

那大皇子為了鏟除競争對手特意選在托賽出使的時候動手摘清嫌疑。

他們大晉完全是給他們。給犬戎大皇子背了黑鍋。

證據?

證據多明顯啊!

那個什麼托賽王子會武功周圍的護衛也很厲害。

他們對大晉充滿了防備怎麼可能輕易就被人悄無聲息的殺死?

那使團200多人隻死了托賽王子和貼身護衛十幾個,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這明顯就是自己人動的手啊,所以他們才毫無防備。

鎮國侯?

怎麼可能是鎮國侯呢?

你們也不想想鎮國侯是什麼出身,人家從十幾歲進入東廠到現在爬到侯爺的位置能是蠢人嗎?

就算他想殺那個什麼王子不會下點慢性毒藥等着他到犬戎再暴斃?

東廠最善于悄無聲息的殺人了,幹嘛非要在大晉境内動手惹人懷疑?

這一說法很快成了主流聲音,甚至比另外兩個可能的可信度都高。

你要說肖淵忠正賢良不會幹這種不顧百姓死活引發戰争的事兒那是沒人信的。

若是說東廠出身的他有更高明的殺人手段卻合情合理。

真相如何不重要,人們隻願意相信自己認為對的。

東廠督主肖閻王一直以來給百姓的印象就是手段高明狡猾奸詐。

那種人拔根眉毛都是空的,你說他壞有人信說他蠢立刻有人反駁你。

而另外兩個說法也占了一部分市場。

一個是大國博弈論。

說是北疆和東夷策劃了這次謀殺,目的就是為了挑撥犬戎和大晉開戰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