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頁)

這時候打仗講究兵對兵将對将,兩方對峙先是罵陣然後鬥将再然後是赢的一方振臂一呼兩軍沖殺。

犬戎人普遍身材高大臂力驚人,有些誇張的甚至比他們的将領高一頭壯一倍。

兩邊鬥将的時候自己這邊接連被人家砍死幾位将軍哪還有什麼士氣。

最後隻能靠着偷襲火攻之類的才能守住城池。

若是攝政王那個義妹肯去邊關那就太好了,有她一個起碼鬥将絕不會輸。

單手提着100多斤的石鎖跟提個棉花一樣,這要是給她一把青龍偃月刀估計她能把對方的将領連戰馬一起切成兩半。

既然沒有反對意見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一時間大晉各地的軍隊紛紛集結糧草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運往邊境。

在邊境,守軍将領們也接到了戰令日夜操練士兵加固城牆嚴陣以待。

王夫人給錢家和自己娘家各寫了一封信,讓他們聯合江南的士紳商賈捐糧食。

自從錢老爺子的外孫女婿當上了鎮國侯江南大商皆與他家交好。

隻要肖淵不倒,錢家老爺子的話還是不少人願意響應的。

肖淵和晉澤康也清點了一下國庫和原先老皇帝的私庫,于這次戰争更多了幾分信心。

大晉确實遭了災,但當初肖淵籌集到的赈災款太充足了。

甚至于那些買字畫的商人捐贈的糧食和藥材就解決了問題,銀票之類的基本沒動。

再加上老皇帝的私庫頗豐又抄了張忠義等人的家,這個災年他們的國庫比往年還富裕。

犬戎以為他們遭了水患便國庫空虛完全錯打了主意。

糧食倒是确實減産了,但除了大晉和犬戎不是還有其他國家的嗎?

他們有錢完全可以組織商隊去别國買糧。

又不是天下大旱赤地千裡的時候,哪至于捧着金子活活餓死。

錢糧問題解決了,再次就是兵器和醫藥。

這一點他們更占優勢,晉澤康甚至完全不在意躲在背後那個漁翁是誰。

誰說鹬蚌相争就一定是漁翁得利了?

若是那鹬鳥的金剛鐵嘴一下子啄死了蚌再啄瞎了漁夫的眼呢。

江心雨研制的青黴素在水災的時候起了重大的作用。

她也沒藏私,這項技術早已經教給了太醫院。

甚至于京城的大夫也都學會了使用成品的方法。

這東西用起來不難麻煩的是制作過程。

她不敢教給民間大夫是怕他們不能嚴格遵守操作混進雜菌引起中毒。

正好後宮空虛閑置房屋和宮女太監過多,幹脆都利用了起來開辟青黴菌養殖室。

皇帝死了小皇帝還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