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自己這個帝王容不下人要清理他的勢力了麼?
自己是皇帝難道還罰不得他謝卓嗎?
皇兄是想幹嘛?
晉澤康不想幹嘛,他就是累了,覺得沒意思了。
他都不想在京城待了,先把軟肋送出去收拾自己的房子不是理所應當麼。
他能弄個假屍體編一個過得去的理由已經很給皇帝面子了,希望這小子不要得寸進尺。
晉澤瑜自幼聰慧當然懂得權權衡利弊,謝卓假死即是皇兄的抗議也是退讓。
事已至此他沒人可斥責也不能揪着這件事不放,盡管憋屈也給了謝卓死後哀榮。
隻是這兄弟倆心中都有了隔閡,再見面時顯得疏離客氣了很多。
謝卓假死後晉澤康開始頻繁的告病,即便上朝也不再發表意見。
表面看是對皇帝言聽計從,晉澤瑜确覺得他是故意在給自己難堪。
年輕氣盛初掌權柄的小皇帝一心想做出一番事業,見攝政王不再幹預他決策越來越大膽。
朝政繁多總有犯錯的時候,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無論是晉澤康肖淵還是以前的老皇帝都沒少犯錯。
但偏偏小皇帝正是敏感的時候,有朝臣私下裡說若這事兒是攝政王決策絕不會錯狠狠的刺激了他的敏感神經。
那位失言的大臣被打入天牢一撸到底,皇上也借機發作了不少晉澤康的心腹。
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已經是有點撕破臉了,晉澤康隻剩兩個選擇。
要麼進,要麼退。
第313章
正式完結
權力這東西并不是絕對的一山不容二虎,畢竟肖淵和晉澤康平分秋色的時候處理的就很好。
但前提是倆人都沒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是剛愎自用自私自利之輩。
合作的買賣不是不能做,但顯然晉澤瑜金澤康兩兄弟是不适合共權的。
别看晉澤瑜的皇位是晉澤康讓給他的,但在這些年裡晉澤瑜對肖淵的信任卻比對他親哥哥多。
不是分不清裡外,恰恰相反,是這孩子太聰明了。
從古到今幾千年,有太監弄權太監掌握朝政卻從沒有一個太監登上皇位。
肖淵又不可能有兒子,不過是收養了一個小太監做養子他犯不上背負罵名謀朝篡位。
可他皇兄不一樣。
他皇兄隻是表面沒兒子,暗地裡有沒有私生子或是将來會不會有兒子都說不定。
一旦有了,他又怎麼可能讓自己這個弟弟占了皇位而不給自己兒子?
父皇駕崩的時候可是說了,他皇兄是能廢了他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