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突破至‘得道境’,就壓根不需要淬體了,天道會淬煉出一種金身玉體,即便體内有毀滅天地的能量,也可以瞬間釋放,再無限制。”
“當然,這些事情對武者沒意義,凡人壽命有限,很難有超過六十年的真氣,所以一元一次,就已經足夠用了。”
炎奴恍然道:“但我應該不一樣吧,我能修煉出很多真氣!”
“對,所以一元淬體對你極為重要,它決定了你輸出的上限。”沈樂陵感慨道:“很多武者都不懂淬體法門,繼而到死也隻是三流。”
“一元淬體後,打破上限,爆發極限為四十年真氣,算是二流高手,當然……通常沒有這麼多真氣,實際也就和你現在差不多。而這樣的高手如今多到可以結成軍隊了,因為很多豪族都拿出淬體法門培養部曲。”
“二元淬體,力及百骸,能将全身的力量集中于一處,摘花飛葉亦有莫大威力,縱然是舌頭都能殺人!可為一流。”
“而想踏入頂尖行列,需得三元淬體,真氣能如法力一般外放布氣,刀劍之氣可縱橫于數丈之外,這就是可以學習到的頂峰。”
“總之你好好記着法門,聽不懂的地方我之後會一一給你講解。等你打好基礎,日後前途無量,前三元淬體對你而言,沒有任何難度。”
炎奴見她不說了,連忙追問:“那後三元呢?”
沈樂陵有些沒底氣道:“呃……我不是武者,自己也才一元淬體,而太高深的武學境界,其實我也不是很懂。”
“前三元隻要真氣量足夠,又有相應的法門,就可以達到,無非是時間問題……這個泰皇白玉經有充足的講解。”
“但是後三元,則是要求氣與意合,意與神合,是心境與體魄的雙重升華。”
“意貫天靈、勢若龍虎、水火既濟,這都像是修仙的境界了,甚至更難,因為修仙可以每日體悟天心,積攢道行,隻要道行夠多,縱然悟性奇差也能突破!此乃天道酬勤也!”
“但你們武道……那就純粹靠個人才情了,從第四元開始縱然有名師指點,那也是未必能突破的,而一旦突破,就是驚世武者,可戰修士。”
“所以凡是武者,都崇拜霸王,他生生憑借一己之力,把武道開發到了堪比劫運期的高度。”
炎奴聽得津津有味:“你提過幾次霸王了,他到底是誰?”
沈樂陵很詫異:“你不知道霸王?”
“還記得我曾說,五百多年前的那個時代,最多不過三元淬體,直到出了個霸王嗎?”
“他是天生的将帥,二十四歲時起兵征戰殺場,直到他三十一歲時自刎,都未嘗一敗!”
“曾破釜沉舟,自斷後路,五萬大破五十萬,于金戈鐵馬中悟出第四元,戰意沖霄,通貫天靈。”
“又曾孤軍繞後,霸氣決然,自信必勝,以區區三萬人反包圍六十萬聯軍的後路,殺敗當時全天下的諸侯,包括同時代的兵仙,并将漢高祖逼得無路可逃,差點自殺。這一戰,他突破出第五元,霸氣成勢,龍虎交彙。”
“最後垓下之戰,他遭遇百萬大軍十面埋伏,當他的愛人在懷中自刎時,他突破到了第六元,具體怎麼回事我不知道,隻知道蓬萊大仙稱其為‘水火既濟’。”
“這第六元,他沒有親自傳過,因為不久後,他為了證明‘天亡于我,非戰之罪’,帶着殘兵殺穿了重圍,又放棄離開,一人反殺數千敵軍,才自刎把首級送給了對面的昔日故人。”
“七年的沙場生涯,他将淬體期生生提到了六元!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自刎時,雲端之上,群仙俯瞰,為其送行。此後五百餘年,他開辟的淬體元度,也沒有探索完。”
說着,沈樂陵見到炎奴隻是思索,沒有一絲驚訝,頓時無語:“你不驚訝嗎?你知道霸王是多少人心中的神話?”
“神話為什麼自刎了?”炎奴好奇道。
“……”沈樂陵愣了愣神,說道:“也許這就是天意吧,他确實是‘非戰之罪’,因為戰場上他一次也沒輸過。哪怕最後絕境他都殺穿了重圍,可以東山再起,甚至一人差點沖垮百萬大軍,向人證明他其實可以赢。”
“但他放棄了……也許是他愛人死了,心灰意冷吧,所以他不願過江,送走了寶馬,回去赴死。又因為沒人能殺得了他,最終選擇自刎。”
炎奴感覺有哪裡不對勁:“是這樣嗎?我還以為是他的朋友越打越少,敵人越打越多才心灰意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