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5頁)

  另一方面,則是妙寒表示,他需要給自己留點罩門,方便生産武器。

  共生能力,會令事物繼承炎奴的‘抗性’。

  那等于随便共生一把‘木劍’,都是在生産不懼水火、硬過玄鐵、免疫真氣傷害的神兵利器!

第101章

強者如雲吞天門

  “雪兒,既然并非絕對性不夠,那還能是什麼原因,讓我無法适應看書?”

  炎奴騎在馬上,已經初步學會用心法,馴服自己的真氣。

  首先他資質絕世,其次他的真氣不會傷害他,這就令他能随意試錯。

  如今已然成功完成對全身的一元淬體。

  妙寒騎着馬,與他齊頭并進:“原因有很多可能,比如根據這幾日的鑽研,我發現你的适應,都是源自于你的需求……”

  “我很想要讀書啊!”炎奴不解。

  妙寒思索着:“是,你很想。但迄今為止,你的适應都是有關于生存所需。”

  “而看不進書,并不影響你什麼……”

  炎奴蹙眉道:“不影響嗎?”

  妙寒淡淡一笑:“上古之時,禽獸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栖木上……”

  “神農之世,人民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

  “那時候,人們吃飽喝足,就是‘生’的根本。能夠避野獸害,就是‘活’的根本。”

  “生理與安全,才是‘生活’的根本。”

  “跟他們談什麼讀書、文明、大義通通都是‘有礙于生活’,根本不需要。”

  說着,妙寒看向炎奴:“現在你的能力,也是這麼想的。”

  “也許你本來就是隻适應‘生理’與‘安全’。”

  “也許是你的能力還處于‘原始’時代,尚還有可開發的階段,需要一定條件走向文明。”

  炎奴聽明白了,自己的适應,與他的需求有關,但并非主觀上的‘想要’。

  最基本的便是生理所需,其次就是安全。

  不管什麼抗性、消化,歸根結底還是為了這倆需求。

  都是被動的适應外來的刺激,将其免疫或共生。

  至于對文化知識的渴求,以及對妙寒母女那種溫暖幸福的渴求,都屬于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他的能力還不涉及。

  就好像不要和還在‘考慮适應寒冷的動物’,去談‘你怎麼不适應文化’。

  “如何走向更高的适應階段?”炎奴詢問。

  妙寒想了一下:“我不知道……我不是說了嗎?可能你,本來就隻能适應這些。”

  “要知道這已經極為可怕了,這終将令你不死不滅,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