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頁)

  光看了個序言,就覺得如獲至寶,可緊接着就愣了。

  因為關鍵的内容,竟然是一種不知名的文字,而且玄之又玄,不斷變換。

  “這是道文撰寫的,乃是得道境修士從法則中領悟出的文字,無法抄印,隻可意會。”蘆荟真人說道。

  “你看得懂嗎?”妙寒眉頭微皺。

  蘆荟真人說道:“得道境以下,不可能看得懂,必須要有法則感悟。”

  “你沒注意到嗎?這種文字是在不斷變化的,隻是萬變不離其宗,所傳達的真意蘊含于此罷了。”

  “真正的仙道奧妙,不是一個固定的、死闆的文字可以描繪,唯有這種動态的道文,可以言之一二。”

  “這種級别的法門,得道境以下想學,唯有看師父衍道,聽師父講道,方得要領。”

  妙寒怔住,沒想到從上乘典籍開始,他們即便拿到了這種典籍,也學不會……

  好在,基本隻是‘道經’如此。

  絕大多數記錄各種具體術法的經卷,還是正常的隸書,畢竟書是由人寫的。

  已經衍生到‘術’的層次,那自然是寫的越清楚明白越好,基本是曆代高人或天才以‘手劄’、‘感悟筆記’的形式,留存在這裡。

  隻有鎮派級法術,才也用道文記錄。

  “也罷,隻學術法也是一樣的。”妙寒首要目的就是這個,至少對炎奴而言,各種法術才實用。

  而且主要是擴充炎奴的‘功能性’,至于威力……炎奴光靠大力出奇迹,就已經能碾壓大多數修士了。

  蘆荟真人感慨道:“道就像是一棵大樹,樹生枝桠,枝生花果,果又生子……”

  “有一本鎮派道經,就足以開宗立派,衍生無數法術和許多上乘、精妙、基礎的道經。”

  “若是隻學術,不學道,那永遠是拾人牙慧,比不上開創者,且法術忘掉一個,就少掉一個了。”

  妙寒點頭,隻學術,就是照貓畫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永遠練不到技近乎道的程度。

  而若有強大的道經,那麼想做什麼,完全可以根據需求設計創造一個法術來。

  這就是‘道理’與‘法術’的區别。

  但暫時隻能如此了,他們中始終缺乏一個正兒八經地高境界修士。

  在獲取仙道力量方面,走得全是歪門邪道,而偏偏很多方面,都對境界、道行有着嚴苛要求。

  炎奴或許可以不在乎,但她想變強,道行似乎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接下來,一連七日,衆人都沉浸在藏經閣中。

  清隐士們看得如癡如醉,一千多人,各自挑選不同的上乘法術學習。

  在妙寒的調控下,涵蓋了方方面面。

  其中最為重要的‘袖裡乾坤’,妙寒更是親自去學。

  因為境界越低的修士學這種煉制秘境之術,悟性要求越高,複雜到難以複加。

  而妙寒,竟是在場所有人中,學習能力和悟性最高的人。

  是的,哪怕她出生時沒有仙骨,可實際上卻是玄學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