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10頁)

  而像這樣的區域,鎮星混沌之中,到處都有,單是屬于廬山仙宗的,就有七座。

  此時此刻,一些為了避禍,從神洲借助天尊令逃離的門派高層,正盤坐在最外圍,低聲交頭接耳。

  “掌門,仙人們為何還不回返神洲?要在這鎮星混沌中駐足?”

  “刑天大軍橫推海外,各大門派十不存一,我等道統隻剩少許弟子,流浪于大洋荒島之上。”

  “已不知多少弟子,淪落地府,亦不知多少散修,投靠刑天。”

  “再不制約,修行界都要沒了。”

  他們很是焦急,早在十日前,廬山七仙就回來了。

  不僅如此,還陸陸續續回來了一些散仙。

  乃至太行、峨眉兩大仙宗,也回來了四名仙人。

  合計十八名真仙,在過去無大事的時候,這陣容堪稱豪華。

  “或許還有大仙要來,路上耽擱了吧?”

  “仙人們到底深入太虛多遠?一個五行大遁,難道還回不來?”

  五行大遁,堪稱趕路神技。

  甭管多遠,一步跨出就能遁至。

  但是,距離越遠,則誤差越大,這種誤差在神洲地界還看不出來,可到了太虛,就極為明顯了。

  為何仙宗的仙人,都要在各大混沌星辰中,留下自己的仙器,開辟出一片安全區?

  除了方便後輩修士以外,也是作為一個中轉站來用。

  強化定位精确度,提升感應清晰度,畢竟是自己的法寶,哪怕相隔億萬萬裡,亦可以感應定位,不會一個大遁,跑到未知的地方。

  當然,沒有這個神通的仙人,會精修時空法則,直接以仙人之術大挪移。

  但作為法術,消耗是很大的,距離越遙遠,消耗就越恐怖。

  衆多離塵期雖然了解這些,但對于仙人到底跑到多遠,卻沒有概念。

  想着再遠能多遠啊?多用幾次五行大遁或者大挪移,難道還回不來?

  “咻咻!”

  忽然之間,七道身影從金殿中飛出。

  後輩修士們,連忙起身行禮:“拜見廬山七仙。”

  這廬山七仙,又稱匡氏七兄弟,皆姓虞,以仁、義、禮、智、信、溫、良為名。

  長兄匡仁,境界最高,已是地仙之境,同時也是廬山祖師。

  他們七兄弟入道很早,遠在戰國時期,他們就結伴在廬山修行。

  那時候廬山還不叫廬山,乃是因為他們結草廬在山中清修,又為匡氏,自此得名匡廬之山,再之後便簡稱廬山。

  緊随其後,太行、峨眉兩名真仙也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