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投奔僞……大漢劉氏,可行?”
那文人說道:“劉氏雖然占據中原,兵強馬壯,有氣吞天下之勢……然其弑殺晉帝,得國不正。”
王浚不以為然道:“劉氏得傳國玉玺,又據河洛之地,天命在身。所殺晉帝,不過是東海王司馬越扶立的傀儡。”
“真正作亂的是國賊司馬越,劉氏承接漢命,格殺僞帝,乃是撥亂反正……”
台下文人都面色古怪,特麼的要臉嗎?
他王浚前幾天假立的太子,不也是号稱司馬越之子嗎?引為正統,現在又說司馬越是國賊了?
那文人谏言道:“大司馬,劉氏兵強馬壯,麾下人才濟濟,不乏仙家與一流門第。”
“那石家、趙家、唐家、楊家四家,更是有開城從龍之功,您此刻投奔劉氏……”
他話說得已經很直白了,劉氏現在勢大,不差王浚的投奔。
人家早就派石虎領兵,要吞并冀州,要的是王浚的地盤和兵馬,連招降都沒做過。
王浚上趕着投奔,固然會被收留,但頭頂上一堆從龍世家壓制,他别想出頭,甚至可能會被找個由頭剝奪兵權,然後殺掉。
“你們的意思是……”
“大司馬,您是大晉的臣子,那僞漢滅殺晉帝,我等與他勢不兩立啊。”那文人說道。
王浚臉色醬紫,啥意思?要他又回歸大晉?
他前腳做出許多不臣之事,現在又想回到大晉的懷抱?
而且,他前不久才砍了很多真正忠于大晉的臣子啊……
當然,他是琅琊王氏的子弟,運作一二的話,一些事都可以揭過,就當沒發生。
但東晉朝廷雖然坐擁半壁江山,卻不敢北伐,他遠在冀州,就算繼續當他的忠臣,那不等于什麼都沒變嗎?頂多像劉琨一樣死守一地,可他也沒劉琨的本事啊。
“遠水解不了近渴!”
見王浚明顯不滿這個建議,那文人撇撇嘴,直白提點道:“慕容氏為大晉燕王,總督六州之地,您與他合兵一處,共讨賊寇,以報國恩,乃是名正言順……”
王浚這才恍然:哦,合着你們說的‘大晉’,是慕容氏啊?早說啊!
之前他就有這個想法,隻是沒有按壓住野心,一時膨脹而放棄了。
現在看來,這就是他唯一的選擇。
“投奔燕王固然好,可是……我前不久才與燕王在冀北有些摩擦,之前還有愚紋拔拔作為投名狀,如今愚紋氏覆滅,我怕……”王浚還是有點猶豫。
之前他可以帶着愚紋拔拔去投奔慕容氏,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可機會轉瞬即逝,哪想到愚紋軍突然就覆滅了,他籌碼大失,這時候再去投奔慕容氏,就沒之前好了。
文人無語,暗道:這不還是你自己作?
“乞活軍一戰威震天下,南邊石虎也虎視眈眈,請大司馬早作打算。”文人們不再多說,他們的選擇本就不多。
王浚歎息,當即下定了決心。
安排人給慕容氏去信,言明自己的心意,随後準備兵馬,向北方而去。
然而,大軍行進半路休整,剛剛安營紮寨時,就遇到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