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8頁)

  “我單獨給它分一個空間,此雍州鼎或有大用,但不是時候,如今盡量減少節外生枝。”

  炎奴從善如流:“好嘞。”

  妙寒又問野人:“你還有何隐瞞!”

  野人想了想說道:“野人我知道的事多了,你直接問便是。”

  “還有一口鼎呢?你要隐藏到什麼時候?莫非還想着反殺?”杜宇喝道。

  野人一愣,反問道:“你們不知道秦國隻得到八鼎嘛?”

  “秦昭襄王時,移周王室鎮國之器九鼎于鹹陽,途徑泗水,豫州鼎跳水逃跑,不知所蹤。”

  “後來始皇帝一統天下,派人打撈,也是一無所獲,就連宛渠國民也沒有找到它。”

  衆人都呆愣住,哈?豫州鼎見勢不妙,跳水逃跑了?

  野人說道:“豫州鼎四足而方,為九鼎之尊,居于天下之中,本體就是鼎,為夏禹所掌。”

  “其餘九鼎則是各種各樣的奇物,而之所以為鼎,都是它移植的!”

  “豫州鼎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藏,不遷而自行,擁有靈性。”

  “它似乎知道很多事,懂得趨利避害。若覺得所在國度庇護不了它,就會逃跑。”

  “九鼎三代相傳,從夏到商,從商到周,都是豫州鼎帶的頭……”

  ……

第376章

煉死為活

  原來夏禹能将各方的奇物移植進鼎中,都是豫州鼎的特性。

  這隻鼎還有靈性,會到處跑,不需要生火就能自己煮熟食物,不需要搬運就能自己藏起來。

  野人說道:“豫州鼎肯定還在神洲,但到底躲在哪就不知道了。”

  “自從周亡以後,它就再也沒出現。”

  羅閻不解道:“若覺得所在國度不能庇護它,就自己躲藏而不現身嗎?”

  “它逃避秦,又不在大漢時期出現,難道它不認可秦漢的強盛,反而認可商周?”

  野人長歎道:“豫州鼎非常聰明,懂得趨利避害。”

  “它不管什麼逆天與順天,隻認可尊重它的人。”

  “昔日夏禹勞天下,勤溝洫,手足滿是老繭,此等大德者自不必說。豫州鼎與他是夥伴的關系,一人一鼎走遍天下,方有九州鼎。大禹死後,夏朝奉九鼎為鎮國之器。”

  “後成湯滅夏,行大仁慈,以恤黔首,順民所喜,遠近歸之,也得到了豫州鼎的認可,殷商同樣奉其為鎮國之器。”

  “周朝則有周公得到了認可,天不生周公,萬古如長夜,他編訂禮法,将文明從野蠻中拉出,以鼎為尊,賦予鼎器崇高的意義,供奉了九鼎八百年。”

  “可大秦不一樣,秦法苛刻,秦律殘暴,他們要九鼎,隻是當做工具利用,我要是豫州鼎,我也要跑路。”

  炎奴撓頭好奇道:“诶?我聽張辟疆說,天子體系就是從那周公開始的。”

  “你不也是逆天者嗎?為何對周公如此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