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第1頁)

  一百畝夠養活一大家子了,更何況還有桑樹,可以織物補貼家用。

  吳琦卻搖頭道:“但這些都不是我們的,農田要向豪族交租。”

  “至于桑樹,朝廷強行分下來,并要求每戶每月都要交兩匹絹,不足數,鞭二十,送去修陵寝、宮殿。”

  “豬羊雞鴨都要養,每月長的肉都有定量,若不足數,罰谷物銅錢以補足。”

  “如若養死了一隻,更要高價賠付,再買一隻。”

  妙寒臉色大變:“什麼!”

  她多次主政一方,也非常了解民生,聽到這樣的法度,立刻就知道其中的苛刻。

  一個月兩匹絹什麼概念?那是最好的織工才能做到的效率,卻要求每戶都得做到,這要把人逼瘋的。

  而同時還要耕田,還要養豬羊雞鴨,還對每月的長肉量都有要求。

  養好了上交,養不好還要賠錢。這是純粹把所有人當奴隸來使喚了。

  難怪每家每戶,吃喝不缺,溫飽不差,卻個個愁眉苦臉,嘔心瀝血。

  得了病都還要繼續幹活,不敢浪費一點時間。

  各項指标,可謂都卡在一個微妙的高度,隻要全家緊鑼密鼓地勞作,多數家庭可以剛好完成,溫飽絕對沒問題。

  再拼一拼命,甚至可以過更好……這種誘惑使得每一戶都在全力以赴地勞作。

  “如此沉重的勞役,會把人累死的。”妙寒怒道。

  她總算知道,為何百姓有吃有喝,還會身體虧空成那樣,壽命銳減。

  看似每家每戶都在辛勤勞作,物産極度豐饒,城池内一片繁華,這卻純粹是拿命換來的。

  也難怪各地安定,沒有絲毫動亂,也實在是百姓沒精力,沒心思去想别的了。

  “除了農家,鐵匠、木工、礦工、陶匠也都各有要求……”

  “天子曰,大漢人人如龍。”

  吳琦說完,妙寒大呼荒謬。

  這樣下去,國庫會無比充盈,豪族會盆滿缽滿,但很多人會累死,病死,而實在受不了了,又會窮死。

  “這比我和阿翁當年的徭役,還要過分。”炎奴怒吼。

  他以前跟阿翁,也是沒日沒夜地幹活,可壓力并不大,想休息無非挨兩鞭子,逮到機會就能偷懶。

  可這裡的百姓,卻其實比農奴還慘。

  他們表面上是自由民,又有許多物資,想要生活得更好,隻需要加倍努力就行。

  于是為了生活得更好點,會自己鞭策自己。害怕虧損,更是會拼命地幹。

  如此拼命内耗,相當于不需要監工的奴隸。

  縱然有幾戶不想幹,可大多數家庭都努力完成了,朝廷隻要稍作獎懲,便能掌握萬民。

  妙寒冷冷道:“這是哪位大賢定得國策?深知若要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

  “可就不怕人越來越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