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奴、老韓,你們把軍力集中到南城門來,北城門不留一人。”
冉棘奴沒有質疑,馬上照做,圍三缺一,胡蠻極可能會放棄洛陽逃跑,到時候他們就可以輕取此城。
如果拼命圍死所有方向,困獸猶鬥,鬼知道天道會做什麼。
人間戰争,沒有人皇庇佑,天命者就是無上的。天道無限糾錯,逼急了會直接抹殺凡人也未可知。
當即,乞活軍調動起來,其他方向都加緊進攻,獨留出北門,以供天命胡蠻逃跑。
洛陽皇宮大殿中,劉淵沒有穿黃袍,而是身着甲胄,大馬金刀地站在龍椅前。
“諸卿,如今洛都外郭失陷,内城也岌岌可危,有何法教我?”
朝中重臣愁眉苦臉:“這是有魔頭不講武德,強行以仙家神通,神兵天降,奇襲洛陽。”
“城中隻有一萬守軍,恐不能久守,陛下當早作打算。”
劉淵抽出刀來,狠狠插在地上:“朕問爾等有何法可救時局,不是要聽廢話!”
“作何打算?連晉帝面對圍城都死守了洛陽一年,難道你們是要朕抛棄都城,突圍逃竄嗎?”
“朕當親臨城牆督戰,以保社稷不失。”
他素有大志,真心崇拜大漢之強,又有漢公主血脈,追封蜀漢後主劉禅為孝懷皇帝,自比光武、昭烈,要做四開大漢的英雄。
稱帝之後,嚴明刑法,禁止民間各種奸邪惡行,他不看重财物,愛好施舍,與他人相交,推誠相見。于是許多中原豪傑都紛紛投奔到他的門下,無論是知名的儒生,還是勇猛的武者,都不遠千裡來此效忠。
又在世家的支持與輔佐下,國力蒸蒸日上,糧食布匹兵甲都堆滿倉庫,每個月收上來的物資極度豐饒。
也許民間負擔很重,但這都是必要的,不然如何橫掃天下?
在他看來,自己是要海内一統,重現大漢的人物,怎麼突然就被貼臉圍攻都城,淪落到和前晉的白癡天子一個境地了?
他不服氣,自己乃是天命者,難道要灰溜溜地逃跑嗎?
天命在此,他當親臨前線,提振士氣,以皇氣征服萬軍。
此刻殿中的重臣,多數是自降境界的修士。
但也有少數的修士,保留了實力。
一名長生期的道人說道:“陛下,不可,乞活軍中有高人。”
“陛下若親臨戰線,萬一被敵人暗害,有所差池,該如何是好?”
劉淵愠怒:“朕有天命庇護,誰能殺之?”
“昔日朕的祖宗光武大帝,力排衆議,親率五千騎兵出城,霆擊昆陽,大破四十萬敵軍,一戰功成!”
“今日朕當效仿光武神威,再續大漢榮光。”
朝中重臣皆腹诽,猃狁氏早年間有和親公主,算到現在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關系,憑什麼認光武為祖宗啊。
民間随便拉個姓劉的,都可能真的是故漢皇室的後人,比猃狁氏的血脈更親近。
但腹诽歸腹诽,劉淵認故漢列帝為祖宗,是本朝的政治正确。
而且劉淵有一點沒說錯,他是天命者,隻要對手不是其他天命者,是真的可以效仿光武神威,以少勝多,大破敵軍的。
可現在的情況,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