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蠻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出一批強者來,仿佛形成了‘代差’。
哪怕沒有亞克,他依舊是猶如天助,兵鋒極盛。
就這樣,他一路打服了小股義軍,來到了青州最南部的一個小縣城……華縣。
“殿下,我們已到了華縣境内了。”
“整個青州,這是最大也是最後一股割據勢力了。”
“守城的都是一群泥腿子,為首的叫李象,帶着一群二三流武者,不足為慮。”
聽到手下彙報,拓跋殘點點頭。
當即留下一旅偏師,約莫三千精兵,負責征服當地。
自己則率領主力,大搖大擺地穿境而過,繼續南下。
果不其然,華縣城的守軍,眼睜睜看着他們從城外不遠處過去,根本不敢襲擾、阻攔。
“周先生,胡蠻還是殺來了。”
李象自從跟随炎奴滅了張家,打下華縣後,就兢兢業業,将這裡打造成一方安甯淨土。
不能說日子過得有多好,但起碼百姓生活安足,不至于活不下去。
當地的士人幾乎都被炎奴殺光,李象出身寒微,豈會虧待百姓。
可窮,還是真的窮,再加上沒有名聲,還是殺光士族上位的。
以至于沒有任何人才投奔,發展到現在,僅有一千多兵,核心軍力還是當初起事的幾百名鄉下武者。
“可怕,拓跋氏竟然有十萬軍。”
“多數還是晉人,唉。”
李象心中痛惜,他愛護百姓,兢兢業業,就是發展不起來。
拓跋殘才入住青州多久?就麾下人才濟濟,投奔的豪強無數。
而且在拓跋殘麾下,好像修煉都順暢許多,跟沒有瓶頸似的。
各種高手大爆發,讓他們這種堅持抵抗的‘舊時代的殘黨’,有種被滾滾大勢碾過的感覺。
“主公勿憂,拓跋氏隻留下一旅偏師對付我們,縱然有驚世武者,但華縣百姓上下齊心,這城未必不能守。”城中當年炎奴唯一放過的官員周世,此刻幾乎是華縣僅有可以參謀的人。
李象聽了他的話,沉聲道:“你的意思是,讓百姓都守城?”
周世說道:“主公一直輕徭薄賦,讓利于民,百姓受益良多,如今大敵當前,民心可用。”
李象歎息:“百姓守城,縱然守住了,那又會死多少人?”
周世無奈道:“主公若如此想,不如立刻乞降,我觀那拓跋殘頗具明主之姿,不會為難百姓。”
“你……”李象無話可說。
是啊,如果怕死人,那就直接别打,投降了事。
不過拓跋殘雖然并不兇殘,但他征服之地,都是将土地和人口全部分給投奔的豪族。
各方胡蠻都是這麼做的,如今北地幾乎沒有自由民了,門閥豪強反而比以前更多了,隻有士族與其名下寄托的佃農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