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6頁)

  在場所有士子都懵了,眼睛瞪得老大,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孔子就是至聖。

  他們在這聊了半天,沒想到有眼不識聖人,把孔夫子晾在一旁。

  怎不早說啊?

  孔子太低調了,一直在旁邊默默看着他們,以至于大家第一時間都沒認出來。

  頓時人群又以孔子為中心,攀談起來。

  并且再不敢小瞧那些看似平凡的人,連忙也詢問孔子身邊人的來曆。

  果不其然,孟子、曾子都在這裡,還有許多他們的弟子,譬如顔回、子貢、伯牛、仲弓。

  見到這麼多先秦賢者,李象、周世等人頭都是暈的。

  兩漢魏晉的名臣,也都恭謹,語氣充斥敬仰。

  不過孔仲尼卻十分平靜,隻是默默聽着,隻偶爾接幾句,非常謙遜和善。畢竟在他的視角,他并非什麼聖人。

  别說他了,就連周亞夫也不覺得孔仲尼是什麼聖人。

  畢竟周亞夫的時代,還未獨尊儒術。

  所以見到孔子如此受歡迎,周亞夫驚奇之餘,更有點郁悶了。

  “沒想到我随便問一個人,竟然就是孔仲尼?”

  周亞夫繼續觀察,發現還有一群人,和他一樣,對孔仲尼并不傾慕。

  其中一人,手持大弓,美髯及胸,肌肉虬結,手上有老繭,整個人充斥一股血勇之氣。

  他心說,這總歸是武将了吧。

  于是拱手問道:“這位将軍,如何稱呼?看裝束也是先秦之人吧?”

  那手持大弓的男子,铿锵有力道:“齊國,管夷吾。”

  “……”周亞夫無語。

  其餘人則再度側目!這回連孔子都震驚,竟然是管仲。

  這可是千古第一名相,沒有他,諸夏一度要分崩離析。

  諸葛亮眼睛放光,盡管他自比管仲,實則以其為榜樣,從開創性來說,他自認遠不如管仲。

  至少他無法留下如《管子》那般包羅萬象且劃時代的著作,其中對于政治、學術、商業、軍士的理解,在當時完全是開天辟地的。

  管仲重新定義了所謂的‘相’,重新定義了什麼叫治國,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國理念,堪稱模範。

  在他之前,所有治理國家的方法都不成體系。管仲之後所有的丞相,都在學習他的方法治國,哪怕是近千年後的今天,大家本質上都是在以管仲的理念為基礎,進行擴展。

  就好像所有的皇帝,都是在延續始皇帝大一統的理念框架一樣。

  “竟然是管仲……他竟然比我還悍勇……”周亞夫十分震驚。

  但仔細一想也就明白,先秦的士,本質上都是武士,然後再涉及學術。所以但凡出類拔萃的,個個都是文武雙全的。

  管仲曾一箭差點把齊桓公射死,又經常親自駕馭戰車,統帥軍隊。

  隻不過他治國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掩蓋了他其實還是一名極度優秀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