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4頁)

  難道那就是造物主?是它造就了無盡迷霧嗎?無盡迷霧不是世界本來就有的既成屬性嗎?

  無數的迷思,引發多層次的動蕩,乃至戰争,然後戰争結束,那位先驅被活埋到地下,在超高壓下,永遠成為地核的一部分。

  可他雖然死了,但他描繪的宏偉能量源,極大開闊了文明的思維。

  直到後來,又出現一位偉大先驅,堪稱奇才,設計出了迷霧探索機,那是個巨大的鑽頭,相當先進,可以在無盡迷霧中突破到極遠。

  雖然,他的鑽頭在摩擦中溶解破碎,機毀人亡,從百裡的高空墜下。

  鑽頭的殘骸墜落時閃耀的光,把全世界照亮到前所未有的亮度。

  但重重金屬迷霧中不斷下沉的光,在貝塞爾人超強的視覺下,呈現美到極點的複雜色彩,哪怕隻是一刹那。

  這份壯舉,震撼了無數人,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渴望探索迷霧深處,上蒼之上,到底是怎樣的。

  然而很快又有人證明,鑽頭所達到的高度,與巨大能量源的距離相比,微不足道。

  在他們眼中已經打破紀錄,升到不可想象之高度的鑽頭,隻走了區區幾百萬分之一的距離就毀滅了。

  而根據計算,沒有任何材料,可以在無盡迷霧中如此沉重的一直摩擦下去,後面每提升一點距離,都會越發艱難。

  文明與那個巨大能量源之間,是不可能逾越的鴻溝。

  而文明已經陷入了能源危機,在肉眼可見的未來,他們的文明會因為能源而倒退。

  于是出現了兩派,主政派堅持開發新能源,而一部分人則堅持探索,認為無盡迷霧中就有最宏偉的能源。

  可是因為一系列的原因,兩派都浪費了大量資源,而一無所獲。

  這再一次引發了世界動蕩,戰争席卷整個文明,新能源派和探索派把世界變得四分五裂。

  直到又出現一位偉大先驅,他也是整個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存在,名曰貝塞,意為聰明之人。

  他統一了文明,統一了思想,而他是堅定的探索派。

  因為他證明了,無盡迷霧并不是無盡的,否則他們早就被壓成地心般的物質了。

  在超過一萬裡的高空,大氣會開始稀薄,密度近乎直線下降。

  就是這所謂的迷霧,擋住了他們直視真理。

  也就是說,隻要突破這一萬裡,貝塞爾人的眼睛,将能看到那宏偉的能量源。

  他制定了漫長的計劃,并強有力地推動,與能源危機賽跑。

  于是文明史上最偉大的計劃開始了,名曰‘大突破’。

  突破計劃,跨越了數百年,而在中途,他們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能源問題。

  因為他們在迷霧極深處的高空,發現了大量的氣體分子……

  其中包括很多種,他們在實驗室裡才能艱難配制出來的元素,比如氫和氧。

  原來迷霧深處,真的是寶藏,探索派與新能源派,其實根本就不矛盾,新能源的奧秘,就在上蒼之上,無盡的迷霧深處。

  技術大爆炸了,文明的發展突飛猛進,再也沒有生存的危機。

  剩下的,隻是那份大突破的執念。

  他們要看到,迷霧之外,那超越世界之物,到底多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