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5頁)

  不知不覺,又翻了一個年頭。

  千雁的名聲早就傳到了全國各地,就連皇帝都有所耳聞,知道在一個小小的白陽縣,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小女子,教出了十二個舉人學生。

  會試還未開始,皇帝就格外關注。

  不僅是皇帝關注,就是皇帝的幾個兒子也十分關注,要不是皇帝太關注,他們都想安排人提前去見見這個小女子是何許人也。

  甚至不少人,都想将這個小女子納入自己的後院中。

  皇帝知道他們的心思,當然不希望這樣的女子去他兒子的後院,如此大才之人,給予這樣的身份,實在是将人委屈了。

  他自知道此事時,對她僅僅是好奇,欣賞,都沒有動過其他心思。

  因此動了這種心思的兒子,皇帝的内心非常鄙視,覺得他們目光短淺,不為天下考慮,隻為自己的利益與功利心。

  于是在有一次早朝上,他提及了這件事,特意将千雁拉出來褒獎一番,擺明态度,你們這些人最好收起那種心思。

  這一番敲打,确實很有用,知道皇帝不喜歡,就沒有再打那個主意。

  但是拉攏千雁的心思還是在,就等她進京了。

  啟程那天,縣令怕千雁和十二個舉人有閃失,專門安排了差役護送,一路吃喝都是縣衙報銷。就連在京城安頓,都是縣令安排的人,這些銀子其實也是縣城的富商捐贈的,讨個好的名頭。

千雁還是将張氏,徐芸娘母女帶上,這一去大半年時間就沒了,正好帶着她們去長長見識,二人現在氣質面貌大變,換一身衣裳後,已經看不出是地裡勞作的婦人了。

  面對去更大的京城,她們還是有點怯場,但更多的是期待。

  長達接近兩個月的趕路,千雁也沒有放松,每天都會按時開課。

  燕淮等人每日早晨,也有鍛煉的時間,就是下馬車來,跟着馬車跑。這十二個舉人,肌肉線條更加明顯了。哪怕舟車勞頓,對他們來說影響也不大。

  焦榮昌夫婦沒有跟着來,還是怕焦夫人的身子不好,就将三個學生交給千雁照料。

  他們體力不比千雁這些學生,當然不能跟着跑,但是能蹭課。在聽了千雁的課,他們終于不意外她為什麼能教出十二個舉人學生了。

  千雁下午時間比較空餘,學生們自己琢磨,她就在車内抄書。明明馬車還是有些搖晃,卻不影響她抄書。

  她摸了摸手腕上的玉镯,這是焦夫人送的,為感謝她帶三個學生進京考試。說是如果她遇到了認出這個玉镯的人,就和對方如實說白陽縣的事。

  其實千雁猜測,焦夫人應該寫了信回京城,就算沒這個玉镯,收信的人應該也能認出她來。

  她沒将這事放在心上,最近燕淮每天都在搗鼓木頭,不知道他琢磨出什麼沒有。

  快要到京城的時候,千雁發現燕淮不搗鼓木頭了,開始玩泥巴,看着那一個個的方塊字,她嘴角難得露出些笑容。如果條件允許,她相信燕淮更願意搗鼓鐵塊。

  一行人提前來到京城休養生息,等待着考試。

  千雁的學生都很精神,隻有焦榮昌那三個學生,精神看起來不怎麼好。但休息了兩日後,也逐漸恢複過來,開始上課。

  從第二天起,千雁就接到許多拜帖,還有一些邀請函。

  拜訪的人她見了,邀請她去的則是以時間緊迫推脫了。

  京城的幾個皇子倒是沒有動靜,但他們在觀察,應該說所有人都在觀察千雁這一行人。

  千雁不怎麼出門,張氏和徐芸娘倒是經常出去,沒多久就熟悉了京城的環境,還會買一些小玩意兒回來給千雁。

  千雁見她們能很好的适應,就沒有多關注。

  這一天,張氏和徐芸娘急匆匆的跑回來,都來不及敲門,直接進千雁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