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湯能讓我忘記所有的記憶,卻無法阻止我重新喜歡你。”
二人再次投胎,姜溫溫是信心滿滿,穆禹則是沉默寡言。
千雁給二者分發了湯,目送他們轉世。
“沒想到姜溫溫這樣堅定。”喜歡八卦的崔判出現在奈何橋,千雁定睛一看,才發現這是崔判的一個化身,有些無語。
崔判聳肩:“不和你唠嗑兩句我渾身不舒服,現在我終于明白,忽悠人間下來的人好累啊。”
“他們問題好多。”
“問題多就不說了,有些問題我回答不上來啊。”
“還是那批武将好打發,一起喝酒後就是兄弟。”
崔判抱怨一通說:“姜帝啥時候下來啊,他要下來了,姜氏王朝時代的人肯定會很好忽悠。”
“還有得等,他這輩子要活九十八歲。”千雁回答。
……
姜氏王朝在姜又淮的統治下,逐漸走向盛世,他的目标正在一一實現。
雖說永遠不可能天下無丐,姜氏王朝的百姓們卻沒有不崇拜他的。
他的那些老部下們一個個離世,這還是讓姜又淮很傷感,想起了那些沒看到天下統一就犧牲的将士們。如今盛世,也有他們功勞,他們卻看不到了。
這一夜,姜又淮做了一個夢。
夢見的正是當年犧牲的将士們,得知他們亡魂未歸,忘記了自己的身份。
清早醒來,姜又淮就安排人故地重遊,試圖用這樣的方法讓那些死去的将士們想起身份,回到故鄉。
後來,姜又淮為此創造了一首曲子,名為:引路曲。
是由當初的戰歌改編,戰歌鼓舞人心,令人熱血沸騰,引路曲溫馨而悲傷,帶着幾分期望,幾分思念。
他希望那些忘卻身份,迷路的将士們,在聽到曲調時能回家。
閑暇時,姜又淮總會在皇宮裡彈這首引路曲。
他并不知道這些時日以來,那些死去,忘記身份的将士們,真的聽到了有點熟悉的曲調,來到了皇宮。姜又淮身上的紫氣,并沒有傷害到他們。
在見到姜又淮時,他們想起了自己的身份。
姜又淮九十八歲時,他感覺生命已經到盡頭,回顧着這一生,他沒有留下任何遺憾,安然辭世。
千雁有所感悟,望着奈何橋的不遠處,那裡竟然是憑空出現一座橋,正是姜氏王朝皇宮裡,姜又淮時常坐在上面彈琴的那座橋的模樣。
橋在,琴在,人也在。
姜又淮出現在橋上時,已經是千雁第一次見到他的樣子,他看着眼前的一切,靈台有些明悟。
他手一揮,橋身便出現三個字:姜帝橋。
姜又淮站在橋上,望着臨着的奈何橋上的紅衣女子,面帶笑容,對着她拱手:“孟姑娘,我回來了。”
如果沒有意外,以後都會留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