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了也好,他也要進宮去見女帝陛下,瞎聊确實耽誤時間。
“明明開局挺好,我這一生走的路卻像是一個沖在最前面的炮灰小卒。我的出生還不錯,尚書之女。”
坐在石桌旁的是一個穿着紅色嫁衣的漂亮女子,她輕輕地捧着溫熱的茶杯,眼微微下垂,無法看清楚裡面的神色。
千雁打量了眼那身破損的紅嫁衣,對方應該是沒有對自己的魂體進行幻化,此時是死時的模樣。
她死的時候,紅嫁衣破損了,從破損的位置和缺口她一眼便看出,不知道中了多少箭。
“尚書之女,多不錯的身份啊,隻要爹娘好好為我謀劃,這輩子定不會差的。”紅嫁衣女子終于是擡起了頭,眼神灰敗,裡面毫無生氣,顯得整個人都死氣沉沉了,“為葉妃之子能平安長大,他們将我與葉妃之子調換。葉妃的一個死忠,帶着不過出生一個月的我跳崖了。”
“其實我最怨恨的不是這點,這條命是他們給的,這一遭也算是還了回去。天賜我幸運,被侍衛抱着跳崖之後,我沒有如侍衛那般摔得粉身碎骨,反而是好運的挂在一樹梢上。當天,就被一對走商的夫妻撿走。”說起這裡時,紅嫁衣女子臉上多了些笑,灰敗的眼神中也露出幾分溫馨,“杜家夫妻十分恩愛,即便人到中年無子女,感情依舊深厚。因緣分撿到我後,将我視作親女撫養。如果沒有後面發生的事情,我會認為老天爺可能是對于之前給我安排的結局不太滿意,決定補償我一個家。”
“然而老天爺最是捉弄人,他太殘忍了,非要你擁有後,又讓你失去。”
“七歲那年,與爹娘外出遇見了一個和我年齡相當的小姑娘,爹娘見她可憐,在問了我要不要多一個姐妹時,便将對方收為第二個養女,取名杜祈萱,從此我多了一個妹妹。杜祈萱懂事乖巧,為人勤快,說話也确實好聽。相反,因為有爹娘的寵愛,我的性子就比較驕縱一些。就算是如此,爹娘也沒有因為杜祈萱就冷落了我,對我倆都是一視同仁。”
“我也很樂意有杜祈萱這個妹妹,心中對她并無什麼意見,卻不知道她心中想的不一樣。還是後來才知道對方的心聲竟然是,她總認為是寄人籬下,所以需要拼命讨好每一個人。覺得她每次都那麼努力,我什麼都不用做,得到爹娘的重視是一樣的,心中忿忿不平。當然,這些都是後來很久才明白的事,暫且不提。”
“十歲那年,杜家遭遇滅門。”
“爹娘情急之下将我和妹妹藏了起來,才躲過一劫。等那些黑衣人走後,避免被發現,我隻能忍着痛帶着杜祈萱離開杜家,依靠身上的首飾去了京城。
為什麼要去京城?當然是覺得京城達官貴人多,我想尋個達官貴人攀附,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隻要對方願意幫我複仇。”
說到這裡,紅嫁衣女子的眼睛猩紅:“那時我滿腦子都是複仇,一路艱辛走下去,從來都沒有改變過。不管滅杜家的人是誰,我都要殺掉對方。”
“然而複仇之前,肯定要先保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兩個十歲的小姑娘到達繁華的京城,如何能去那顯貴的人家裡呢?
我拼命的在京城打聽,唯一一條路就是賣身進大戶人家當丫鬟。不是不想一步登天,而是我的身份太低了,隻有當丫鬟的份兒。沒有想到陰差陽錯的就進了尚書府做丫鬟,簽的是活契。我和杜祈萱的長相都不差,又認得字,還會些琴棋書畫,在一衆應征的女子中,顯得十分出衆。”
“其實與人相處,我是不如杜祈萱的。或許是她從小流落在外,而我至少被爹娘寵愛了十年,是個泡在蜜罐中的大小姐,身上始終有洗不去的傲然,這份傲然就讓很多人不喜歡了。”
“杜祈萱就很能放下身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強勢面前懂得示弱,十分能隐忍,這是我不如她的。若我能有她的這些優點,或許一切不會那麼曲折,結局也不是萬箭穿心。我身上的那份驕傲,不知不覺間得罪了不少人,還有沉不住氣的眼神,都讓人不喜歡,時間慢慢過去,我和杜祈萱在尚書府内的風評天差地别。”
“杜祈萱的風評是,規規矩矩,懂得審時度勢,識大體,不驕不躁。”
“我的是,浮躁,傲氣,野心都寫在臉上。”
“那時,我與杜祈萱因為長得标緻,後來都被尚書夫人送到了尚書公子楊禹丞的身邊。這楊禹丞就是當初與我交換的葉妃之子,沒想到兜兜轉我們竟然是這樣重逢。不過那時候,我們誰也不認識誰。”
“知道能留在楊禹丞身邊時,我開始絞盡腦汁希望能得到楊禹丞的另眼相待。
不可否認,楊禹丞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又才華橫溢,哪個少女不動心呢?若說我面對他是什麼心思,一小半是藏在内心的傾慕,一大半是希望得到他寵愛後,有朝一日對方能幫我查杜家滅門案。”
“或許是我太激進了,楊禹丞并不喜歡我這樣的,即便我長得越來越出色,遠遠将杜祈萱甩在身後。他更喜歡杜祈萱那樣的,得知這件事後,我心裡微微發着酸意,這是因為對方也是我心中愛慕之人。不過比起報滅門之仇來說,我将這份不舒服壓制下去了。當時我想的是,楊禹丞喜歡杜祈萱就喜歡她,隻要她能得寵,照樣能讓他幫忙查杜家的滅門案。”
“可是杜祈萱不是我,内心懷着的并不是報仇。随着時間過去,我不是一次從她嘴裡聽到,報仇太難了,事情都過去這麼久,又從何查起呢,不如好好活着。當時我以為杜祈萱是被榮華富貴迷了眼,卻不知道對方一開始對報仇的事情就不太上心。她太會裝了,總是那副溫柔可人的模樣,根本看不清楚她内心想什麼。”
“進尚書府的第四年,杜祈萱被尚書夫婦收為義女。當時公布的原因是,尚書夫婦想要一個女兒,覺得杜祈萱溫柔乖巧樣樣都好。後來很久以後,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二人在她身上發現了一塊玉佩,知道了她的身世。她是傅大将軍之女,當年傅大将軍是以叛賊被滿門抄斬的。他們知道其中有隐情,才将這個忠臣之女收為義女。”
“說真的,當時我還挺高興的,覺得報仇有望了。
在杜祈萱求尚書夫婦,希望我能到她身邊伺候時,根本沒有多想,還以為杜祈萱是念在姐妹情,這樣是在照顧我。哪裡曉得她心思那麼多,竟然是怕容貌越來越出色的我會跟楊禹丞發生什麼。”紅嫁衣女子搖了搖頭,“論心計和聰明,我永遠都比不上杜祈萱。就比如她藏起來關于身世的玉佩,我根本就不知道,當時是我将身上所有的首飾變賣才能到達京城。可中途被騙了無數次,最後差點餓死,杜祈萱都沒有任何表示。”
“到杜祈萱身邊伺候後,我經常念叨着讓她請尚書夫婦調查杜家滅門真相,但她總是顧慮這顧慮那,偏偏那些理由我又無法反駁。每每遇上她各種說辭,都讓我煩躁不已。
又因為我們之間的關系,以至于我在她面前确實沒有丫鬟樣,尚書府許多人對我都有意見,偏偏每一次他們有意見時,杜祈萱又要護着我。直到後來有倆丫鬟讨厭我至極,對我進行了栽贓陷害,污蔑我偷盜杜祈萱的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