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張老太腿腳不便,但人家有兒有女,兒女混得都比我爸好,他們不回來照料張老太,我爸倒是上趕着去當孝子。幫她買東西,幫她做飯,有兩次生病還是他幫忙送進醫院,還各種墊付醫藥費。人家兒女來了,一句謝謝過去,墊付的醫藥費還是醫生提了一句,他們才想起要給。他們嘴裡說着不好意思忘記了,實際上就是故意不提,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之後他們随便兩句感激的話,希望我爸多幫忙照顧下張老太,他還真就應了。”
“那個陳大媽,是個嘴碎的,還愛占小便宜,知道我爸下班回來途經不遠有一個海鮮市場,下午海鮮便宜,經常讓他幫忙帶海鮮。那段時間正是堵車的高峰時間,海鮮市場那條路更堵,他還真是一點都不嫌麻煩。每去海鮮市場回來,都是天黑了。我還小的時候,自己沒辦法做飯吃,要麼是等他回來做,要麼就是吃泡面。等我大了點,能自己做飯,倒是不用挨餓了。”
“對面鄰居是一對單親母女,米小紅和她女兒米霜霜。這個米小紅長得溫柔漂亮,說話特别好聽,經常誇我爸是個熱心腸的人。什麼好詞都往他身上堆,他就被誇得飄飄然了。我知道他對米小紅肯定有了心思,但人家米小紅隻是想用幾句誇贊的話,讓他早上幫忙送她女兒米霜霜去學校讀書而已。她不會開車,要是自己送的話,肯定得很早起來擠公交,她上班的方向在米霜霜學校的反方向。有我爸幫忙,她就不用那麼趕了。”
“米霜霜和我不是一個學校,從小區到米霜霜的學校路程要多一倍,避免米霜霜上學遲到,我爸上班遲到,我不得不每天很早就被叫起來。我不滿了,他還說我沒有同情心,又說都是鄰居,也是順路的事,能幫就幫,人家孤兒寡母的挺可憐。順路是順路,可那是我要提早起來一個小時的順路。因為送了米霜霜,他還得倒回來上班,必須要早點。米小紅一句假惺惺的麻煩你了,他總是面帶笑容的說不麻煩,都順路。”
“你說好笑不好笑?”
“米小紅家電燈泡燒了,熱水器壞了,哪裡零件出問題了,基本是随叫随到。”坐在千雁面前的年輕女人滿臉嘲諷,“叫個修理師傅上門,都是一百起價呢。”
“而我們自己家裡的事情,總是靠在最後。記得有幾次停電停水了,要到樓下去接水,他先幫張老太,然後幫了米小紅,米小紅兩母女用水多,他來回跑了好幾趟,最後才是我們自家。”
“米小紅找他,讓他幫忙送一下米霜霜參加競賽,他就讓我自己坐公交車到學校去。”
“張老太腿疼,要去醫院,自己兒女不找,偏喜歡找他幫忙,他又将我抛到了腦後。仿佛所有人都需要他,就我不需要。”
“搞笑的是,他為米小紅母女忙活七八年,等人家女兒考到了外地去,米小紅将房子一賣,跟着女兒去了外地,回頭都不給他一個。他和米小紅表達過照顧她們母女的想法,人家米小紅說,隻當他是好大哥。”
“還有更絕的,米小紅知道我成績好,曾經還動過讓我幫米霜霜補課的心思。我爸居然還同意了,勸說我很久,差點将我的眼珠子都給驚掉了。我才不幹呢,這件事後來鬧開了,我就成了小區裡面最不受歡迎的孩子。經常有人在背後嚼舌根,說什麼我成績好又怎麼樣,人品不行。”
“還有一件搞笑的事,張老太有次在家裡摔着了,他因為公司開會,沒能接到電話。等會議結束,他才回了電話,那時張老太已經在醫院,據說是摔成了半邊癱瘓,張老太的兒女将這件事怪在了他身上。為此,他竟然很自責?”
“他這個人,我實在不太明白,為什麼他能在意所有人,不能分一點點在意給我呢?好在,如今我也是不需要了。”
“他的各種行為都在影響我,那些找他幫忙的鄰居,永遠都被他排在第一位。那時我小,隻覺得委屈,大多都以生氣,一些責怪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當然,沒什麼效果就是了。幾歲,十幾歲的我,又能做什麼呢?去打工都沒有人要,況且那個時候,我并沒有想過這些。”
“原本我的成績是非常好的,每一次考試,我都是考年級第二,因為年紀第一那個書呆子是個變态,論考試沒人超過。不過說起來,那個書呆子後來好像跳樓死了,那年正是高考的假期,不知道是不是沒考到心儀的學校接受不了。我高二就辍學了,還是聽從前的同學在議論這件事。”
“我成績變差,是一開始故意考差,青春期嘛,正是叛逆的時候,自己的爸幫着外人,卻不在意自己,心裡難受,就想做點事情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但凡他能将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哪怕是兩句哄騙我的好話,或許我就不會這樣了。可是,他永遠在為别人的事情上心,那時見識不多的我,選擇了堕落。不聽課,不看書,逃課上網,壞學生做的事情都做了。”
“老師請家長後,回到家裡,他總是讓我懂事點,還讓我向對面的米霜霜學習。他不說米霜霜還好,他一說,我就忍不住了。我倆經常因為對面母女吵鬧起來,不知道米小紅是故意的還是怎麼樣,我們吵架的時候,她會出現勸說他消消氣。那時的我,看着米小紅就來氣,根本控制不住。因此,每次我倆都會大吵一架,根本沒有回旋的餘地,自從我成績變差後,我們就沒好好交流過了。”
“我覺得他不可理喻,他也覺得我不可理喻。”
“後來他就不怎麼管我了,也是管不了,我根本不聽他的,因為那個時候,我已經能通過網絡賺點錢,不用依靠他,不用向他低頭,腰杆直了,說話也就硬氣。我們住的算是安置房小區,年代比較久了,這也是為什麼鄰裡間比較熟悉。我辍學後,名聲更差了。不好好學習,逃課上網,辍學,不懂事,脾氣怪,見到鄰居不叫人,這都是我的标簽,并且是小區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反面教材。許多人提到我就搖頭,說我爸陸晉明那麼好一個人,怎麼養了我這樣的廢物女兒。”
“說起這個我就很想笑,養我這麼一個廢物女兒,不是你們這些人跟着拱火的嗎?”
話到這裡,年輕女人突然沉默。
過了很久,她才說:“其實我後悔了,我為什麼要和那些不相幹的人置氣,從而毀掉了我的前程呢?陸晉明喜歡幫别人,他幫就是了,隻要他不缺我一口飯吃,哪怕是泡面,冷飯,我也能活下來。我可以通過學習,改變糟糕的現狀,遠離他,遠離那群惡心的人。”
“隻是那個時候的我不明白,也沒有人告訴我這些。大家都覺得我叛逆,不學好,脾氣怪,不好相處,陸晉明有我這樣的女兒真倒黴。來勸說我好好學習的人,開口一句話就是,你怎麼能不好好學習?你該懂事了,爸爸養你多辛苦,你這樣是對不起你爸爸的。試問以我的經曆,聽到了這樣的話,不跳起來打人都是好的了,怎麼可能還會聽人勸呢?越說我,我隻會反彈得更厲害。”
“哪怕我後來長大成年了,碰見我的人,對我的第一句話依舊是,我爸不容易,讓我懂事點。”
“他不容易,我就容易嗎?”
“他要是多顧及點自己的家,一切都很容易,他的不容易是他自己找的。”
年輕女人神色悲哀,眼眶裡都是眼淚:“那年陸晉明生病住院,我回去看他,他開口的第一句話也是,讓我不要再任性了。”
“那些他幫過的人,沒幾個來看他的,來看他的都是來看看就走了。”
“盡管我心中很怨恨,他手術之後,我依舊留在醫院照顧了他一陣子,隻是不和他說一句話。”
“來看的人,總是勸我懂事,說他不容易。”
“不知情的醫生護士,也都勸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