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經商是哪裡那麼容易的。
尤其童千雁和鄭娉還是兩個姑娘,沒個男人幫襯着點,在創業這條路上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要是她家有這麼好的工作,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真不明白。
李寡婦是個有分寸的,說了兩句見千雁和鄭娉都不怎麼反駁她的話,随意聊了兩句,就不再多說惹人厭煩。
鄭娉跟着千雁一頭紮進童家,喝了兩口茶水後,千雁才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拿出來。
鄭娉翻了一下愣住:“你這準備得比我還充分。”
“你等我下,我也有。”鄭娉放下筆記本,轉身跑了回去,很快也抱着個筆記本出現。
鄭娉拿着千雁的筆記本翻看,千雁則拿着鄭娉的翻看起來。
二人在筆記本裡面羅列了她們所知道的行業,自然千雁還是要占優勢一些,畢竟她穿越了那麼多世界。
她們自然不會什麼行業都要插一腳,但目前千雁想從日化做起,最後再做護膚品相關。
護膚品這個是她内心想嘗試的。
她記得在這種背景的往後幾十年,大量來自外國的日化産品占據本土,擠壓本土的日化産品的生存空間。
鄭娉是想從食品或服裝做起,但她真正想做的其實是電子産業,前者要容易不少,後者比較困難。所以,她才想從食品或服裝做起。
“你做食品吧。”千雁和鄭娉說,“吃的東西掌控在我們自己手裡,我認為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背景下的後幾十年,國外許多公司也會打壓本土食品,隻是本國地大物博,美食衆多,他們想要完全打壓其實很難。
但依舊有許多做食品的企業被打壓得無法喘息,還被各種造謠,部分企業不是被收購就是破産。
像服裝那些,晚一點做也沒關系。
而且有了她和鄭娉把控食品和日化相關,算是做了榜樣,本土肯定會有其他的人将另外的行業做起來。
畢竟想要将整個國家發展起來,隻要兩個人可不成,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鄭娉也是想做食品:“行,我就先做食品。”
确定了各自的方向,二人開始完善計劃。
實際上不管是千雁還是鄭娉,她們早就各自将各行各業分析了一遍,所以現在隻是完善計劃。
她們還是一起幹的,隻不過鄭娉是主要負責食品相關,千雁是負責日化相關。
“千雁,把你家那位拉出來用用,我感覺你家那位調味一定不錯。”鄭娉擡起頭說,“就是負責下調味,其他的不用他勞累。”
千雁說:“可以。”
鄭娉嘿嘿一笑:“今天在你家蹭飯哈。”
千雁自然會同意,鄭娉來蹭飯也不是一兩回了。
到下班時間,院子裡的人都知道千雁和鄭娉從藥廠辭職,準備下海經商的事。
林葉鈞回來聽到這事還愣了下,但也沒多在意。
李寡婦說:“這倆姑娘還真是大膽,藥廠那麼好的工作說辭掉就辭掉了。不過她們家裡條件好,辭職對生活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