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計劃,正是在俄羅的科拉半島實施,代号——科拉超級鑽井!
回想到老頭給的坐标,劉弟的五官開始抽搐。
我怕不是在科拉鑽井之中!
下方有惡魔?
上方有鑽頭?
而我幸運的夾在了中央?
老頭,我謝謝你啊!
科拉半島東側。
一棟高大的石碑型建築聳立在天空之下,微微西垂的太陽,将它侵染成金黃色,宛若一柄大地利劍。
四周空曠無人,而且有持獵槍的守衛來回巡邏。
建築裡傳來機器低沉的轟鳴聲,它似乎轉的很慢,但非常具有力道。
建築之内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巨大的鑽井架聳立在中央,其中的鋼材都是實心,而且最小的直徑都在10厘米以上,這強度遠遠大于石油鑽探設備。
畢竟,石油隻是分布在地下2000-3500米!
至少有上百名衣着破爛,滿身油污的當地工人,正在忙碌,各司其責。
隻是那一個小小的鑽孔,便讓這建築内的溫度超乎尋常,幾乎接近40度高溫。
30幾名A組工人,滿頭大汗,按照鑽頭下降的速度,不斷的追加鑽頭的連杆。
世界上沒有鑽頭能夠支撐這種深度的鑽探,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下降的過程中,不斷續接。
而另一側的B組10幾名工人,此時忙裡偷閑。
他們負責更換鑽頭,因為相對于連杆,鑽頭才是損耗品,8000米深度之後,溫度極高,岩石堅硬,稍有不慎,鑽頭直接報廢。
他們剛剛耗費了1個多小時,更換了一個全新的鑽頭,這才使鑽頭下潛,鑽井恢複工作。
一旁,一組身穿百搭大褂,看起來像是科學家的人,從報廢鑽頭裡,傾倒出8000米之下的土壤。
但他們優先做的,并非是分析土樣。
而是在這些土壤裡仔細的撥弄。
不到一分鐘,便有一名科學家眼神一亮,從土壤裡翻出一塊碧綠色寶石。
當啷。
科學家很熟練的将寶石放在一旁的托盤中,而這個托盤裡,各式各樣的寶石、鑽石已經堆積了十幾塊。
當啷。
當啷。
寶石落入托盤的聲音不斷傳來。
B組工人遠遠看着,口中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