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第8頁)

而且整個貝加爾湖都已經被改造,湖邊外沿搭建起了寬度為十米,高度為十米的巨大城牆,方圓5公裡的湖面,也布滿了大腿粗細的鎖鍊,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兜。

劉弟大感疑惑。

這個工程,是在準備迎接隕石嗎?

俄羅早就做足了準備?

曆史記載又偏差了?!

賀滄同樣呆滞,“師父,這也叫無人知曉?而且,這還需要我們出手嗎?”

“當然需要。”

劉弟眯眼,右眼紫芒閃動,前方的狀況,應當是有人預測了隕石的落點,從而做出了應對,但說來可笑,這樣的‘網兜’,怎麼可能抵擋那動能堪比300枚核彈的隕石?

簡而言之。

俄羅懂了,但沒有完全懂。

很天真。

“但這也不怪他們,現在畢竟是1903年。”

劉弟帶着賀滄,徑直朝那基地走去。

行至途中,見到不少俄羅守衛,他們的目光竟還帶着幾分恭敬。

但令劉弟詫異的是,竟還在接下來的路徑中,又見到了不少西方守衛。

這些金發碧眼的守衛見到二人,竟是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落後的華夏人。”

但好在人阻攔。

劉弟微微蹙眉。

這是什麼情況。

師徒兩人來到帳篷群中,遠遠便聽到争論,但語言種類五花八門。

最終兩人看到湖邊的一幕。

竟有七八個木制的高台。

上方寫着不同的字樣,歐國納爾森觀測站、德意魯夫天文研究所、意利珀斯天文望遠鏡...

木台上都放着各種各樣的天文觀測設備。

其中的人員穿着都是歐國19世紀的禮服,不少人眼眶上還夾着單片近視鏡。

而這其中,最為突兀的則是最中央的一個觀測台。

上方的幾個東方面孔,竟然穿着清朝時期的官服,似乎還是冬裝,衣擺之中都填着厚厚的棉花,與那些華貴的西方人相比,顯得非常古老和落後。

而他們的牌匾,竟然是漢字——欽天監。

劉弟神情微動。

1903,是清朝末年。

而近代華夏宮廷之中,最為神秘的一個部門,名為欽天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