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第7頁)

劉弟見證了太陽系的形成。

得知了地球的誕生是多麼的難得,兆億分之一的碰撞概率,兆億分之一的彗星經過帶來水源,兆億分之一的概率獲得了基礎化學元素。

距離太陽的距離不遠不近,極度完美。

不冰冷,不炎熱,大氣層不被吹散。

還有美麗的四季,以及冬日裡的第一場雪。

兆億分之一的磷脂,機緣巧合包裹出了第一個單細胞生物。

又演變、進化、誕生出了兆億分之一的你。

你我相見,更是在這一切的前提下,極兆兆兆億分之一的緣分。

且珍惜,且慶幸。

與此同時。

劉弟還發現了一個值得令人細思的真相。

太陽系的形成,是因為一顆大于太陽750倍的超新星爆炸。

從而孕育了如今750分之一的太陽,以及依附而生的太陽系。

而太陽終究也會有一天,耗盡能量。

進入超新星階段,發生爆炸。

之後,它有一定概率形成黑洞,宣告一個系統的終結。

但也有可能,它會影響另一片塵埃雲,形成一個新的‘太陽繭’。

當然,這個新的太陽繭,必然要比原來的小,有可能是上一代太陽的750分之一,或者1000分之一。

劉弟微微蹙眉,摸索下巴。

如此看來,整個宇宙都在...不斷的縮小?!

當然。

宏觀層面的宇宙一直在膨脹。

但對于諸如人類這樣的太陽系生物來說,整個‘生存世界’都在循環死亡,循環新生,無限縮小。

假設,宇宙壽命無盡頭。

那麼最最最後一批人類,如果還能從毀滅中演化出來,那豈不是可能跟原子一般大小?

類似...

當下人類身體上的某一個細胞?

皮膚的表層,就是他們所謂的宇宙邊緣?

太陽系可以循環。

誰又能定論,宇宙沒有循環過呢?

興許,宇宙也是一顆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