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如此以來,訂單的交付周期變短,後續訂單增長速度顯然跟不上了。
看來靠着幾本畫冊的和客戶間的口口相傳模式,已經跟不上代加工模式的需要了。
城裡門面的開張,勢在必行了。
為這事,不止老丈人那邊一直沒頭緒,就連三姐夫那邊也是毫無回應。
意識到這一點,吳遠帶了條煙,直奔下圩村三姐家。
傍晚七點剛過,天還沒黑,三姐夫熊剛還沒回來。
吳秀華甚至連飯都還沒做。
看着冷鍋冷竈,吳遠不由失笑道:“三姐,這小武小文不在家,你倆也不至于将就成這樣吧?”
吳秀華不以為意道:“天熱本來就不怎麼想吃,回頭餓了,煎餅卷大蔥就行了。”
緊接着又問:“幺弟,你吃了沒?沒吃我這就做,你跟你三姐夫整兩盅?”
吳遠并沒打算麻煩三姐。
可就在這時,熊剛回來了,一個勁地沖他使眼神道:“整兩盅吧,幺弟。”
“行吧,三姐。”
吳秀華聞言出去忙了。
熊剛一屁股坐下來,不無哀怨地道:“這要不是你來,我連頓熱飯都吃不上。”
“三姐夫,家裡有困難?有困難就說,跟我還有什麼好見外的。”
熊剛擺擺手:“困難倒是不困難,比以前好多了。純屬孩子不在家,也不值當像樣地做頓飯。做多了又會壞,索性就随便吃點了。”
不多時,花生米,拌黃瓜,洋柿子炒雞蛋,四季豆燒肉統統上了桌。
吳遠和熊剛整了幾盅之後,也談起了正事。
“門面的事,我一直在打問。百貨公司最近為了響應上頭的政策,拿出一部分櫃面來,由個體戶承包。聽說搶的人不少,沒有條子根本拿不下來。批條子的關系我正在找。”
“再一個,營業執照的事倒是好辦。但最好也能找找人,免得被投倒辦的人盯上。畢竟現在的政策不明朗,有太多種解讀方法。”
“行,三姐夫,你幫我理清關系,我來出面。”
八月一開始,距離立秋就近了。
天氣明顯地有所轉涼,尤其是農村晚上,到了後半夜,甚至都不用開空調了。
幾個孩子似乎也知道舅舅家瘋玩的日子已經餘額不足,開始珍惜每一天。
一大清早,起床不用叫了。
缸裡的水自動就滿了。
院子裡也自動幹淨了。
電視機前也沒人争搶了。
楊落雁看着孩子們的變化,莫名其妙間,又覺得非常有趣。
進而對肚子裡的倆孩子,也愈發期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