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咬着過濾嘴,吐了一口眼圈,萦萦繞繞間,伴随着漫不經心的語調。
“去年這個時候,六個月磨一劍,我打了第一套組合櫃,拉到鄉裡集市上,不出半個小時,就賣了1200塊,掙到彩禮錢。”
“聽說當時支書家要的彩禮,開口就是1000塊。”趙寶俊補充了一句。
就聽吳遠把主題拉回來道:“所以木匠手藝好好學,學好本事,才有可能創造奇迹。”
朱六标聽着若有所思,真開始琢磨,這一年學徒是不是太怠惰了。
趙寶俊卻是比他們想得更多:“師父,木匠手藝學好了,将來就隻能打打家具?”
“誰說的?”吳遠掐了煙,“你們師公如今不就帶着工程隊,在給鄉裡蓋大禮堂麼?”
“師父你的意思是,木匠手藝還能搞建築、蓋樓?”
吳遠瞥了自作聰明的二徒弟一眼:“你能不能有點格局?一名合格的木匠,圖紙是必備的功底。掌握木工的圖紙,土建的圖紙自然觸類旁通。懂了圖紙,加上木工,就有帶工程隊的本事了。”
趙寶俊眼前一亮,這的确是跨界了,不是一門死手藝。
但很快又疑惑道:“可是師父,大禮堂這樣的工程畢竟可遇不可求。農村、城裡蓋房子的,也沒多少工程。”
這話倒是不假。
如今農村錢難掙,各種款項、攤派倒是不少。
種點地,各項提留款、公糧征收,就像一道道耙子,耙過之後,根本所剩無幾。
所以吳遠隻能寬慰道:“你們都才二十郎當歲,眼光要往長遠了看。人這一輩子長着哩,現在不行,十年後、二十年後呢?本事在手,總有你們翻身的機會。”
這話倒也不全是寬慰。
前世也是趙寶俊腦子活泛,把他拉進了房地産行業。
從小工程幹起,一路做到上億的大樓盤。
三十大幾了,才鹹魚翻身的。
一直沒說話的馬明軍一開口,就把吳遠思緒拉回來了。
“照我說,你們想那麼多幹啥?跟着師父好好幹,把工場做大做強,把興旺家具賣到全市、全省、全國去,咱也弄個省優、部優的,比啥不強!”
要不說還是大徒弟貼心,對自己一直死心塌地的。
不像趙寶俊,總想着另立門戶。
到頭來,跌跌撞撞那麼多年,還不如一直跟着自己的馬明軍掙得多。
倆鐘頭後,師徒四人氣喘籲籲回到家。
這回真是累的。
帶回來倆平闆車的食材和煙酒,不僅填補了晚上那頓十桌席面的空白,而且多出來兩桌。
以作裕量。
家裡中午的流水席剛結束,幫忙的四鄰和走不了的親戚,都在幫忙打掃着。
正巧吳遠這回,把幸福照相館的賀老闆叫來了。
趁着難得的喜事,人齊,拍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