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頁)

  馬明朝開車把楊落雁接過來,跟吳遠一起,專門給黃家巷小區的小姨劉娟家送了禮。

  黃家巷小區,鄭家。

  見到吳遠倆口子提着禮物上門,小姨劉娟這臉上,别提多得意了。

  禮不在多。

  但給她長臉啊。

  小姨父鄭新也跟着端茶倒水,拿瓜子點心,一通招待。

  吳遠在沙發上剛坐下來,小姨劉娟又把公公婆婆叫出來,一番介紹。

  介紹時,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吳遠跟媳婦又連忙起身打招呼。

  鄭家在一樓,房子面積并不大,卻住了五口人。

  這得虧是帶了個院子,加上劉娟平日裡勤快,家裡看起來還算立整。

  吳遠給鄭新上了火,點上一根煙,就聽鄭新問道:“年關将近,你們打算什麼時候回去?”

  “就明後天了,這兩天待這邊,也都沒心思了。”

  “哈哈,”鄭新爽朗一笑:“這人呐,在外頭事業做得再大,一到逢年過節,還是免不了想回家裡那個老窩。”

  這話,鄭新是人到中年,有感而發。

  卻令吳遠感同身受:“小姨父說得對,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鄭新卻笑道:“你家小别墅要是算狗窩的話,那我們這沒法住了。”

  這時,劉娟解釋道:“二姐打電話來說過,你家裡整的可好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不僅有暖氣,而且冬天能洗澡。”

  楊落雁挽着吳遠手筆謙虛道:“都是他沒事瞎鼓搗的。”

  随後劉娟和楊落雁說起私房話。

  鄭新卻話題一轉:“你搞這裝修,也算是房地産相關行業。依你看,上海這房價?”

  “小姨父,上海這房價,長期來看,注定是要上漲的。但是房地産市場上,量起不來,投資價值不大。”

  鄭新碎碎念道:“對,你畢竟是幹這行的,看得肯定比我們清楚。”

  “小姨父,你别看今年上海房價最高都到了2000塊,可整個上海才賣了多少套新房?幾百套而已。這點體量,相對于上海這個大市場,不過是九牛一毛。”

  吳遠說着,想起江靜和江媽,娘倆供着一套新房,省吃儉用的。

  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所以,現在的房地産市場,普通人真别碰。

  不過看着鄭新的表情,八成是沒聽進去。

  吳遠也算是能理解。

  人到老鄭這個年齡,生活已經趨于不變,不折騰折騰,猶如一潭死水。

  回去的路上,吳遠和媳婦楊落雁提了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