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吳遠随着潘麻子進了工地。
潘麻子就手從牆上拿過來一頂安全帽道:“老闆,工地内大型機械多,戴着安全點。”
吳遠二話不說就帶上了。
進工地,就戴帽子,早就成為他的職業習慣了。
現場地基已經澆築完畢,大緻能看出芙蓉衣巷服裝廠的廠房和辦公樓輪廓來。
跟記憶裡的圖紙,大緻對的上。
吳遠沒看出什麼問題,就問潘麻子道:“這些機械,用着可習慣?”
潘麻子嘿嘿一笑:“一開始也不習慣,配合起來,我嗓子都喊啞了。後來大夥适應了,才發現是真的好用。省了不少小工不說,而且效率還高。”
農機修理廠的工地上,聲音隆隆,讓吳遠多少感受到點昔日榮光。
那還是上輩子2000年之後,準确地說,2008年以後,他的建築公司小成規模,終于能獨立承擔一個小區的開發建設。
每每到了開工日子,數十輛大型機械開進場地。
那場面,就跟古代戰車沖鋒陷陣一樣,令人着迷。
如今農機修理廠的機械數量雖然有限,但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
一念至此,吳遠笑着對潘麻子道:“好好琢磨研究,同時注意安全。真正用好了,我直接給你配齊這些機械,跟我到上海幹工程去。”
潘麻子頓時心生向往,眼前一亮:“那敢情好呀,吳老闆!”
吳遠在工地上轉了一圈,就蹬上二八大杠回家了。
至于對門的縣服裝廠,他連看都沒看。
自然不知道,此時的縣服裝廠裡,正在進行着一場艱苦卓絕地談判。
依舊是第一會議室。
劉庭偉看着這南方來的客商陳老闆,一嘴的苦澀。
據說這是縣裡劉書記招來的投資商人。
也正因為是劉書記介紹來的,劉庭偉才不好當場拿什麼意見。
否則換做是其他人,報個如此的低價,他早就讓保衛科把人轟走不送了。
陪同談判的,依舊有縣裡的人。
财政局方面派出的依舊是陳應乾這個老面孔。
倒是縣政府辦的劉秘書換成了縣委辦的王秘書。
畢竟上回劉秘書代表的是徐縣長,而今天王秘書代表的劉書記。
眼瞅着劉庭偉跟便秘似的,王秘書終于沉不住氣了:“劉廠長,陳老闆給的價格,到底行不行,你好歹也表個态。就這麼繞來繞去的,繞那麼半天了,有意思麼?”
劉庭偉頓時有些愠怒。
放在别的廠子,王秘書說這話多少有點逾越。
真就是成王敗寇,拿縣服裝廠的領導不當幹部,随便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