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翻給溫女士看道:“溫姐您看,中英意三語版式的合同。”
溫女士翻了翻,雖然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看不懂英語和意大利語的合同,以及中文合同那些具體的條款,但卻被合同上面的美金數目震撼到了。
我老公這樣的身份,總不能裝修得比領事館還差吧?
心中有了比較,就有了計較。
于是直接起身道:“那還等什麼?我們這就去實地看看吧,是上我車還是?”
吳遠一看那輛全進口的奧迪100,看也不看自己的桑塔納道:“那我就沾沾溫姐的光了。”
饒是如此,馬明朝依舊開着桑塔納在後面跟着。
兩輛車子一路出了黃家巷,直奔西南方向開。
吳遠在後排上陪着溫姐說着話,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溫女士所說這個花園别墅的印象。
是了。
上海的老牌别墅那麼多。
動辄是幾十年曆史,名人故居啥的,以至于新派的别墅,反而不為人知。
所以後來上海的房産開發商也算是咂摸出這其中三味了。
推出上市的别墅,沒有一千萬都不好意思宣傳出口。
不過溫姐家買的這棟别墅也就六十多萬,難免淪為平庸之流。
但這不妨礙,人家隻要住着開心就行。
吳遠隻要自己有錢賺就行。
半個鐘頭後,兩輛車已經離開了上海中心圈子,也就是後世的外環。
車子依舊沒有停。
看着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溫女士有些不好意思,解釋道:“那地方風景不錯的,周末度度假,也是極好的。”
吳遠眼瞅着這車子進了松江地界,反而饒有興緻起來。
這裡遠離繁華的都市中心,反而成了後世知名别墅區的聚集地。
像是佘山系列的别墅區,動辄三千萬起步,可算是打出了牌面。
又過了半拉鐘頭,車子總算是停下來。
吳遠身在其間,也搞不清楚這是哪兒。
隻是整片别墅區,圍繞着一個水泡子,環繞着散射狀,興建開來。
這個水泡子大約有十個明朝家的魚塘那麼大。
養魚的話,應該能産個上萬斤的樣子。
如今上建個人工亭台,裡面挨邊種了半圈的荷花,枯枝敗杆在春風中搖曳。
憑白增添幾分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