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着,薩拉聲音傳來,依舊是一通叽裡呱啦的英語。
吳遠又聽不懂。
好在胡瑤的翻譯緊跟着傳來道:“吳先生,薩拉女士想問,什麼以後開始捐贈儀式?薩拉說已經通知上海那邊彙款過來,預計很快就到。”
“請轉告薩拉,我正在積極聯系,最晚下午會有結果。”
電話裡,傳來倆人一通英文的交流。
接着胡瑤問道:“那我們上午做什麼?想問您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吳遠直截了當地道:“對于你們,我沒有。不過對于梁記者,我建議她多出去走走,多采集點素材。”
結果胡瑤直接道:“梁記者吃過早飯就帶着相機出門了。”
還挺敬業。
吳遠不由啧啧道。
接着就聽電話裡倆人英語交流之後,胡瑤繼續道:“薩拉女士想去你的家具廠看看。”
吳遠不假思索道:“那來吧,我派車去接你們。”
一個鐘頭後,臨近十點鐘。
馬明朝去而複返,帶來了薩拉和胡瑤二人。
換了一身衣服的薩拉,風格略顯保守,也多穿了件遮風保暖的外套。
但依舊掩飾不住大洋馬那得天獨厚的身段優勢。
楊沉魚透過窗戶一看到薩拉下車那顫巍巍的幅度,頓時就引為平生之勁敵。
太陽從雲層裡露出個笑臉出來,順便瀉出幾縷陽光。
照在人身上,有點暖意,但不多。
即便如此,也是好事。
被積水浸泡了多日的大地,被這樣曬上一天,多少能蒸發掉部分的水汽。
吳遠迎上薩拉道:“真沒想到,你會對我們的工廠感興趣。相比于,芬迪的意呆利廠區,我這裡的條件,肯定會遜色一些。”
薩拉卻是饒有興緻,四處張望。
甚至連辦公樓都不進,直接就往廠房那邊繞。
要不是知道盼盼和芬迪不在一個競争層面上,吳遠甚至會懷疑這娘們别有用心。
站在木工車間門口,吳遠接過師父喬四爺遞來的幾個安全帽,交給薩拉和胡瑤帶上道:“我們這邊,對于人工的依賴性,比芬迪肯定會更大一些。機械化、自動化這塊,還在不斷地成熟和改善之中。”
薩拉卻搖搖頭道:“在芬迪的設計理念中,并不過于倚重自動化的工業生産。我們也比較強調純手工打造,突出的就是一個匠心獨到。”
這個結果,并不出乎吳遠的預料。
事實上,盼盼家具廠在經曆了機械化、自動化生産之後,遲早也會分出一條走純手工打造、實木打造的路數來。
因為這是消費升級再升級之後的自然需求。
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