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嬸,我回去問問她,不過她肯定也是樂意的。”
吳遠一聽,恁費事地。
當即開口道:“你也别問她了,就說我叫她來的。順帶着把明軍的媳婦也叫來,三個人,三口鍋。每天200斤小龍蝦,其他菜不要做,就準備點毛豆、黃瓜和花生米。”
“另外,三姐,你再備點汽水,留給女孩子們喝。夜市上,盡量别賣給她們啤酒,免得橫生事端。”
“三姐夫,明朝,你們再跟幾個晚上。一個是震懾住那些小混混,另一個是站穩這處地盤……”
吳遠的安排井井有條,而且細緻周到。
衆人商議完畢。
其他幾桌也吃喝的差不多了。
早早地收拾幹淨,提前收攤回去了。
臨走前,吳秀華客客氣氣地跟右邊和周圍攤主打了聲招呼。
表面上看是打招呼,實際上是宣示這塊攤位的主權。
熊剛跟着散了一圈煙。
幾位小攤小販接了煙,再想着吳大老闆的威名如雷貫耳的,全都樂于答應,做個見證。
回去的路上。
吳遠和馬明朝先走了。
熊剛拉着專用平闆車,吳秀華渾身帶勁地從旁推着。
開門紅,掙到了錢,看到了希望,渾身充滿幹勁。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加鼓舞人心?
相比之下,倆弟媳婦和家裡老倆口的不看好,全都變得無足輕重了。
到了下圩村的家裡,剛剛十點不到。
孩子們都睡着了。
老倆口正靠在門框上打瞌睡。
一見到倆口子這麼早回來,老爺子就先入為主地問道:“這麼早就回來了?果然是沒賣掉吧?”
言罷,還咕咕哝哝地道:“就說沒人吃那種東西的,非不信。”
老太太打斷道:“你就少說兩句吧。”
這是有些顧全大局的眼力見的。
畢竟兒媳婦的幺弟,如今勢大,怎敢給兒媳婦眼色看?
吳秀華笑笑不說話,懶得跟老倆口計較。
熊剛偏偏把嗓門拉到很高道:“爹,娘,你們都想錯了。今晚别說小龍蝦了,就連秀華做的花生米,都一粒不剩地賣完了!”
“什麼?”老爺子顫顫巍巍地問。
老太太耳朵好使一些,沒追問,提前陷入了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