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碼,随着騰達這幾個裝修項目的開工,各種進料得安排,得協調。
吳遠在鄒甯這邊坐了一會,了解到闆材這邊和油漆乳膠漆這邊,依舊由宋老闆和謝老闆供應,其他都在BJ當地聯絡了新的供應商。
至于程老闆、于老闆他們沒跟過來,一方面是他們沒這個進取心,另一方面也是對騰達公司沒有足夠的信心。
這一點,吳遠并不強求。
換新供應商,就要重新檢驗樣品和價格。
價格這方面,騰達這邊是有數據基礎的。但樣品的好壞,卻需要吳遠的親自檢驗。
這方面,鄒甯也順便跟供應商協調好了樣品送達的時間,并且跟吳遠也說好了。
忙完這一切,吳遠就拍拍屁股走人。
回到賓館,吳遠一直畫圖到晚飯時間。
等吃過晚飯,開着央視的頻道,拿着東城的那套兩進院,在那琢磨,順便換換腦子。
相比于西城的那套一進院,東城的兩進院,翻修的工程量顯然更大一些。
翻修成本也相應更高一些。
如果隻為了臨時落腳,有個住處的,自然是翻修西城的這套合适些。
但吳遠心裡,卻傾向于先翻修東城的兩進院。
因為也想着,到時候順便把顔如卿的那套也翻了新。
表表心意,盡盡人情。
這債多了不愁是不假,但總不能一直沒個表示。
禮尚往來,有來有往地,才能處的長久。
看着草稿紙上的兩進院簡圖,吳遠是琢磨着把它徹底推翻重建的。
一是不太信任這老宅的結構框架,二也是為了厘清這宅院的下水走向。在最大化利用原先水路的同時,引進現代化廚衛設施,增加生活的便利性。
否則真住下來,還不如自家小樓方便,那才是自讨苦吃。
一想到,每到冬天一大早的,一群人排着隊在公共廁所門口,等着倒夜壺。
就讓人不寒而栗。
這人呐,的确是由奢入儉難。
況且,吳遠也不認為這樣的‘儉’有多值得提倡。
這一琢磨,時間就不知不覺地過去了。
到後來,吳遠連家裡電話都忘了打,沖了個澡,一把從頭洗到腳。
然後刷了個牙,就上床睡了。
如此一覺睡到了大清早,一睜眼又是新的一周。
隻是吳遠不是自然醒的,而是被不知道哪裡傳來的‘亞洲雄風’歌聲吵醒的……
這旋律實在是太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