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點點頭:“先放那兒吧。市裡的領導,不一定什麼時候能走。”
就在這時,一陣廣播聲再次響起。
隻是這次廣播是學校的大喇叭裡傳出來的,分明是宋春紅在維持秩序,不要擠什麼的。
吳遠一想到剛走的劉慧和倆孩子,人多起來的話,劉慧一人真不一定能照應好倆孩子。
于是當即吩咐馬明朝道:“你過去看看,看好小江和玥玥。”
馬明朝轉身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片刻後,吳遠吃完早飯,把桌子簡單收了,歸置到水槽中,便鎖上家門,走過去。
剛拐到村道上,就見學校門口人頭攢動。
熱鬧程度,更勝昨日彩排時期。
那人圍的裡三層外三層,密不透風。
不少孩子甚至騎在家長的脖子上的,居高臨下地觀看。
吳遠不禁回頭看看,又看了看腕表,縣裡市裡的車都還沒到,他們看個什麼勁?
圍觀鄉親的秩序,總算是穩定下來。
居中的萬主任和楊支書忽然相視一眼,交換個眼神。
糟了,百密一疏。
這剪彩的舞台設計得是挺好,居高臨下,又鋪着紅毯,放着花籃,顯得特别喜慶。
台上,左邊站着統一公關裝的招待所禮儀,右邊站着統一校服、脖帶紅領巾的小學生。
甚至于後面市裡縣裡領導的站位,都标記好了地點。
可以說,該有的都有了。
唯獨沒考慮到留一條後台通道。
這前後左右,都被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圍得死死的。
市長、縣長到了之後,怎麼進來?
飛呀?
想到這裡,萬主任立馬動了起來。
正準備協調預留一條通道出來時,一行車隊拐上村道,緩緩行駛過來。
看到這一幕,八月的天,萬主任後背上的冷汗都流了下來。
完了!
機關工作一輩子,萬主任一直秉承着甯不做、不能錯的原則。
接下梨園村村辦小學剪彩典禮籌備這事,也是他自以為十拿九穩的事兒。
誰能想到,最後關頭,竟然出了這麼大的岔子。
當即跟着楊支書一起,跳到人群中去,沖着村道東邊來的方向,疏散人群,開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