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話鋒一轉,伴随着微微一笑道:“宋老師說了,她覺着,咱家倆孩子,将來鐵定能出個大學生。”
劉慧一聽,心裡一下子透亮了,連帶着整個人都自信起來,當即對女兒道:“你聽聽,你聽聽!”
因為她知道閨女是信宋老師的。
楊落雁并沒有直接相信,而是質疑道:“真的?”
吳遠無所畏懼地道:“這我還能騙你麼?不信你去問她。”
楊落雁俏臉上瞬間明亮起來。
跟劉慧聽見算命瞎子說起文曲星轉世、落到倆孩子身上時,一樣的明亮。
一聽到吳遠提起:“不過你送她的那輛新車被賣了,給孩子們換了學習用品。”,立馬就道:“咱再送她一輛!”
吳遠不由失笑,這跟劉慧給人家五十塊有何區别?
縱使媳婦楊落雁對于宋老師的話信以為真,甚至還要再送人一輛坤車,吳遠也覺得這話不能當真。
畢竟兩三歲的孩子能看出個什麼來?
縱使是從小看大,三歲知老。
可倆孩子距離兩周歲生日,都還差些時日,終究是沒到三歲。
但即便如此。
也打擊不了媳婦張羅的積極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家長的期望。
如今媳婦也是不能免俗。
好在由于宋老師這大旗一扯,娘倆這小别扭算是解開了。
劉慧就免不了趾高氣揚的,對小江愈發地嬌寵偏愛。
一直到夜深人靜時。
楊落雁還在琢磨這事。
仿佛倆孩子靠讀書出息,比她廠裡服裝大賣還要令人激動、令人興奮。
琢磨到後來,甚至扯着吳遠的手臂提議道:“要不咱們讓宋老師當倆孩子的幹媽吧?”
吳遠拿眼瞅她:“你怎麼想一出是一出?”
農村給孩子找幹媽,那是怕孩子命不夠硬,找來扛災的。
為此,那是要有非常嚴謹的一套流程要走。
孩子的親生父母,不僅要張羅個正經八百的認親儀式。
還要在每年的四節時,代孩子準備重禮,送與幹媽。
否則即便是迷信,也沒人願意為個其他人家的孩子擋災什麼的。
當然,這種儀式發展到現在,也有諸多變遷。
畢竟一般人家溫飽都是問題,四節的重禮着實是不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