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吳遠瞧着這幫人生分,這幫人瞧着吳遠卻不生分。
有的甚至還面帶善意地點頭微笑。
吳遠直往裡走,直到見到村部辦公室裡坐着的李老帽和王五福,才明白過來了。
敢情這些都是上圩村和下圩村的人。
倆村的村長,一見吳遠來到,紛紛起身來散煙。
不看僧面看佛面的。
畢竟倆村裡不少的壯勞力,都在人家手底下混飯吃。
吳遠接了靠門的王村長一根一品梅,也就在王村長所坐的大闆凳另一頭落了座。
更靠門,空氣相對新鮮一些。
湊頭點了一品梅,就聽倆遠道而來的村長,跟村裡老三位說起了桑葉采購一事。
這桑葉采購,也是之前村裡就提過的。
畢竟梨園村的養蠶戶規模不達标,各家的桑樹地,其實是屬于高配。
日後注定桑葉是要多出來的。
隻是村裡沒想到,這還沒到桑葉需求最旺盛的時候,倆村的村長就帶人過來了。
這個時候,對桑葉的需求量不大。
而且桑樹的桑葉也沒成長到最好的時候,打起桑葉來時有所講究的。
留着頂端的嫩葉和底端的小葉不采,隻采中間那幾片。
這樣等過段時間,這條桑枝上還有個抽條的可能性,來年桑樹才能更加的旺盛,長出更多的葉子。
隻是這樣一來,采桑葉這事明顯更加繁複了一些。
這要是自家人采自家桑葉,還算能有這個耐心。
可要是讓外人花錢買采買桑葉,自己動手去采,怕為了省事,直接一根枝條上一撸到底。
這樣的話,桑樹的後續成長發枝就成了大問題。
衆人争論紛紛。
吳遠隐約能聽得懂,卻也插不上話。
農村人的心眼子,向來不少。
楊支書和老許頭幾人,既然在意這個問題,說明這事是必然有之。
畢竟這倆位從事基層工作多年,對于村裡這點事,那是門清。
但這事的話語權,又不完全在梨園村手裡。
因為等到蠶繭出來的時候,村裡還指望着從附近村裡收點貨來,好向鄉裡交差,完成任務。
所以關系也不能鬧得太僵。
不過吳遠這一出現,不管是王村長,還是李村長,似乎都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