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幾位一聽,這必須得去看看哪。
吳遠一見老許頭瞧過來,不看僧面看佛面的,也就答應跟着一起去看熱鬧。
雖然當初吃人家喜酒時,已經忘了這許四家閨女長什麼樣。
結果剛到村部門口,就被一個來自上海的熟人堵上了。
“吳老闆,我總算是找到你了!”
這熟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家跟四姐家一個鄉的付秋,對門呂教授的夫人。
“嫂子,你怎麼這個時節來了?”
吳遠在這兒遇見付秋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這不年不節的點上。
更何況,這時候呂歡已經開學了,平日裡也得缺人照顧。
付秋許是料到了這一層,就直接解釋道:“自打你們回來,歡歡就住校了。到了周末,有老呂開車去接,也不用俺煩。所以俺就趁着這機會回來探親,順便到你們村來瞧瞧。”
話說到這裡,吳遠當即就明白了。
來瞧什麼,那肯定是瞧小龍蝦和十三香的。
當下就跟楊支書和老許頭幾人介紹道:“爹,許叔,李叔,這是我在上海家的對門嫂子,老家辛莊的,大名鼎鼎的教授夫人付秋嫂子。”
“嫂子,這是我老丈人楊支書,村長許叔,村裡會計李叔。”
付秋直接操着一口鄉音地,挨個喚個周到。
這鄉音一出來,立馬就沒了隔閡。
楊支書甚至不遮不掩地道:“這家夥,要不是小遠介紹,我還真以為,你就是咱們縣裡的人,實在是看着太親切了。”
吳遠一聽,老丈人這也算是會說話的。
付秋更是不傻,直接點破老支書這一層意思道:“不怕楊支書笑話,俺跟着老呂回城這麼多年,身上的土裡土氣就是去不掉。”
老許頭接腔道:“哪裡哪裡,你這是本色不改。”
吳遠實在聽不下去了,開門見山道:“爹,許叔,李叔,我嫂子這次過來,也是想明年在上海開個龍蝦店,做做生意。所以先來咱們村考察考察,看看情況。”
楊支書一拍大腿:“那不正好巧了麼?我們這正要去看看小龍蝦孵化情況的,正好一起去。”
于是衆人一道腿着過去。
好在許四家本就不遠,就在五隊,擱馬明朝、明軍家那一排邊上。
饒是如此,老許頭已經說了句客套話道:“早知道教授夫人遠道而來的,咱就整個車子過去了。”
付秋大大方方地道:“許村長,俺也是農村出來的,這點路不算什麼。”
腿了十來分鐘的路程,一行人就轉進到許老四家裡。
許老四家前屋大門敞開着,壓根沒人出來迎接。
直到老許頭一馬當先地喚了好多聲老四,才聽着許老四興匆匆地迎出來,一看衆人這陣勢,尤其是其中還有付秋這麼個生面孔,話頓時噎在嗓子口,愣在當場了。
楊支書就立馬打圓場道:“許老四,你看上海的大客戶付女士都親自來考察了。你這裡小龍蝦孵化要是做好了,明年咱們小龍蝦就能賣到上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