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杯茶水快要喝完,還剩點底子的時候,程月娥就要大閨女喬愛芬給吳遠添茶加水。
吳遠也趁機放下茶杯起身道:“别忙了,大姐,師娘,五娘,我該走了。”
“留下來吃飯,我這很快就弄好了……”
即便這是早上八點鐘,剛剛吃過早飯,程月娥也會有此一說。
當然,飯是不可能吃的。
但在這種淳樸的客套之中,也确實多了很多生活的煙火氣兒。
等到十幾、二十年之後,都住到樓房中去,關起門來過生活的時候。
連說這種客套話的機會都少了。
賓利慕尚離開喬四爺家,直奔縣裡陵園東路。
往常送到三姐家,都是直奔下圩村。
如今三姐倆口子連同仨孩子,全都住到縣裡了,那下圩村也就沒必要去了。
抵達縣裡陵園東路的時候。
三姐吳秀華剛從南菜市進貨回來。
瞧見偌大一個森嚴豪華的大家夥停在自家門口,還以為是哪個領導來視察了。
吳遠一進門,瞧見三姐這滿頭大汗都沒幹的樣子。
就提議問道:“三姐,你這烤串生意也做的不小了,為什麼不叫人家送貨上門?那樣你少受多少累?”
吳秀華看了看幺弟,又看了看門口的大家夥,不答反問道:“喲,那車是你的?”
吳遠不無得意地道:“怎麼,不像啊?”
吳秀華喃喃地道:“我以為你換麼,也就換個跟落雁一樣的座駕。誰知道你一下子換個這麼大的大家夥?”
“這要是開田裡去了,恐怕找人擡都擡不出來吧?”
三姐這腦回路也算是奇葩了。
當然她看車的角度和形容,也是極其匮乏的。
這都很正常。
聽得吳遠失笑道:“我為什麼要把車開田裡去?”
吳秀華堅持道:“我就打個比方。”
吳遠沒好氣地道:“你别打了,我就問你,為什麼不叫販子老闆送貨上門?”
吳秀華擺擺手道:“你不知道,我人去了,還能挑挑揀揀。叫他們送上門來,我有挑選的餘地麼?這一來一回地路費,人家不得折在肉價裡,少不得就得用些孬肉差肉來魚目混珠的。”
這是個淳樸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理念。
但吳遠覺着,并不是不可破。
然而下一刻,吳秀華眼見着馬明朝從後備箱提着禮下來,立刻上前堵門。
同時回頭埋怨幺弟道:“就知道你來沒好事!昨兒我叫你三姐夫送過去的,落雁都給我還回來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