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管這用火堆烤出來的烤鴨,還帶着煙熏火燎的味道呢?
除此之外,這兩天,黃海洋也不是一點正事沒幹。
至少他就跟着二姨父跑了村裡的好多家,以麻鴨收購商的身份做背書,幫着楊支書做通了十來家的思想工作,準備來年開春,跟着許慧琴一塊飼養麻鴨。
許老四喝敵敵畏這事,混雜着養殖麻鴨消息,不胫而走。
很快就傳到了,年前正忙于申請各種預算的卞孝生的耳朵裡。
梨園村這楊支書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種桑養蠶這事,落實不力也就罷了。
偏偏獨辟蹊徑地走什麼小龍蝦養殖和麻鴨養殖?
如今村裡很多家連溫飽都沒徹底解決,能靠養殖那些東西發家緻富?
反正卞孝生是不看好這事。
但因為聽說,這倆件事背後有吳遠的影子,所以也不便置喙,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這事有吳遠背書。
他也不擔心,萬一出簍子,會捅到他這邊來。
等着看笑話就行了。
周日晚上,臘月十二,元月27日。
吳家小樓。
這兩天,白天黃海洋是去膩歪着許慧琴,晚飯卻是正經在姐夫家吃的。
當然,劉慧對這個侄子的選擇不以為然,卻也沒有慢怠這個侄子。
每天好吃好喝地供着。
黃海洋也不覺着被特殊對待。
畢竟姐夫的一大圈外甥和外甥女都在。
甭管自己在不在,姐夫家的晚飯都少不了好酒好菜。
饒是如此,晚飯過後,省城那邊還是來了電話。
電話是劉玲打過來的。
先跟二妹劉慧唠了會家常,就讓兒子黃海洋接電話。
黃海洋接了電話,一張臉很快垮了下來。
最後電話回到劉慧手裡,口頭挽留了幾句,便答應了大姐的決定,安排侄子回家。
挂了電話,吳遠安排明朝開車送黃海洋去招待所。
劉慧趁着這功夫,開始裡裡外外地搜羅,給大姐一家帶點特産回去。
好在家裡年貨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