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安當仁不讓地道:“那是當然,吳老闆。本來我們就有這麼好的合作關系,持續合作下去,我是求之不得。”
“隻是即便吳老闆提了那麼多條件,亞運村這個燙手山芋,怕也是沒那麼容易丢出去呀!”
吳遠哈哈一笑:“那就容我賣個關子,陸老闆,讓咱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大年初二的陽光,格外明媚。
挂了陸金安電話的吳遠,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不管到什麼時候,亞運村這個項目,都有不看好的人存在。
但是吳遠表示理解。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這樣的前後眼。
當然笃定之餘,吳遠也沒麻痹大意。
就覺着這項目穩賺不賠之類的。
再穩的事情,到頭來,都要看人的操作和執行。
所謂事在人為。
所以開車帶着娘仨去老丈人家的路上,吳遠都在琢磨着這事的後續規劃和布局。
初二回娘家,跟大年三十過來做飯又有不同了。
劉慧說什麼,都不會再讓姑爺動手幫忙了。
至于倆兒媳幫忙搭把手,則是應有之意。
于是女眷們在裡頭忙活,老爺們擱門口或蹲,或站着。
天南海北地一通胡侃。
當然侃得最多的,還是海灣局勢。
吳遠大多數時候都是默默聽着,間或撒上一圈煙。
偶爾被問起的時候,無腦地點點頭應付:“啊,對對對。”
一直聊到了下午一點來鐘。
回門的午飯,這才算是準備就緒。
一衆老爺們往桌上一坐,冷盤熱盤的豐盛程度,絲毫不亞于大年三十那天。
水煮魚片也有,蔥爆鳝段也不缺。
但小孩那一桌上,馬笑笑、楊千帆她們,都在嘗過了一輪之後,意興闌珊了。
再不動筷了。
幾個當媽的過去一問,馬笑笑帶頭表示:“這菜做得沒小姨父做的好吃!”
楊沉魚當即破防道:“你說那水煮魚片,是你老娘我做的!”
馬笑笑絲毫不給親媽的面子,撇撇嘴道:“那怪不得。”
随即跟周邊的表兄弟姐妹們信誓旦旦道:“我媽一年到頭,在家也做不了幾頓飯,做的不好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