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英大會每三年一次,每次的形式都會有所變化。
有些年份的考驗内容困難,有些時候的簡單。
但不管難與簡單,玄英大會畢竟是一個競賽形式的比試。
不管這個形式怎麼變,最後總是會有個排名冒出來,分出個名次。
最後看這個排名,哪個宗門的年輕人優秀,也都就排出來了。
當然,這個排名最重要的,還是可以決定最後的獎勵。
哪些人可以去觀摩元始印,都是看這個排名決定的。
翻看書冊的内容,蘇塵仔細閱讀今年的規則。
玄英大會的正賽和初選的人數差不多,都三百餘人。
但是這個正賽,可不像初選那樣一日就比試結束。
玄英大會的正賽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心境考驗,測驗年輕一輩的心境實力和潛力。
第二階段為體魄測驗,這個階段自是看年輕武者的體魄強度。
第三階段才是真正的交手比試,才是年輕武者們真正實力相争的較量。
實際上這正賽也不是那麼簡單,跟着往下就是。
而是每一個階段的考驗後,都會淘汰一大半的人。
比如第一階段,考驗排在後百位的武者,就進入待定區域了。
這兩百多人,則需要互相交手了。
勝者,才有機會進入第二階段,去參加那體魄考驗。
而體魄測驗亦是如此,隻取前五十人進去第三階段。
剩下的人,又是要比試交手一番,才能步入下一階段。
整體來看,晉國的這場玄英大會,确實投入了很多心血。
在場三百多人,這些人裡肯定有強有弱。
有很多的弟子,肯定會在第一階段就被淘汰,隻能無奈旁觀。
但事實上,能夠來此參加玄英大會的武者,都已是各宗門年輕一輩裡的佼佼者了。
在别人各自宗門裡,亦是被稱為天驕的存在。
于情于理,玄英大會都得辦的隆重些,莊重些。
根據這個冊子上所言,比試一共會持續五日。
其中有很多時間,多數人都隻能瞧着看着别人交手。
但對于一衆觀摩比試的人來說,這才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