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頁)

哪知被浮蘅斷然拒絕:“芳攜閉關鞏固修為,正是關鍵時刻,師兄别拿這些俗事打擾他。若說除魔一事,無上宗那邊不是還有一個柳今歌?與我徒并稱劍修雙壁,想必在此事上也不差。”

提及柳今歌,浮蘅素來和煦的臉上閃過一絲冰冷意味,反而使那張因挂着笑容而稍顯虛假的面孔多了幾分活人的生氣。

看來還是不行。

掌門微微閉目,運氣凝神,再睜開時,眼中多了幾分淩厲和審視。

“師弟,那青山秘境一事,須得給一個交代。”

“交代?”浮蘅稍稍一挑眉,“扶元界秘境數以千計,哪一個不是變化萬千,此番青山秘境提前結束難道奇怪嗎?何況無人受損,便是那些弟子覺得未探索夠,我給些補償便是,又有什麼值得交代?”

他稍顯倦懶,閑閑道:“若有不長眼的叨擾師兄,就讓他們直接來見我。金丹期……呵,修仙界自古弱肉強食,若非你們閑着沒事幹倡導什麼‘禮’,那等廢物還不配質問!”

說話間,他端坐的姿态變為斜靠靈榻,單手支頤,多出幾分恣肆邪氣,本性暴漏無疑,還是掌門記憶中那位師弟。

“師弟,你……”

“且。”浮蘅隔空一點,止住掌門的話,涼薄的唇角微掀,“我劍峰最近很忙,一是愛徒閉關,沖擊化神四重境,二來……有件喜事要告訴師兄。”

他斜睨着玄衣修士,像将憋在心口數百年的氣發出來,無比暢快歡愉地說:“我與芳攜準備結為生死道侶,忙于籌備和合大典,無心理會其他。”

蹲在一旁的心魔見掌門目瞪口呆,爆出一聲大笑。

“和合大典?你與芳攜?”掌門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可以他目前的修為,斷無幻聽道理,再看浮蘅一臉泰然自若,眼底卻泛着笑意,無比震驚,“芳攜可是你徒弟!”

再回想他與冷芳攜從前種種,果然早有端倪。百年前冷芳攜負氣離宗,想必也有這個原因。

“浮蘅,你?!你瘋了不成!”

掌門曆經世事,修煉一途中什麼荒謬的事沒見過,早就養成處事不驚的養氣功夫,到底因浮蘅這番驚人的話破掉。

卻聽浮蘅平靜地說:“扶元一界當中類似之事常有,許多都傳為佳話。再論九宸,六十七年前莺歌峰公孫雅與首徒彭婉容最後不也成道侶?師兄何必驚奇。”

饒是掌門脾性溫和,都忍不住暗罵浮蘅一句不要臉。

虧他說得出口!

修真界以宗派為主,極為看重師徒傳承,師徒相親本就違逆人倫,那幾對師徒都是走到元嬰化神地步才表露心意,以至旁人不敢當面說什麼。公孫雅與彭婉容也隻私下結為道侶,從不四處宣揚,亦未舉辦和合大典。

最重要的是,那些師徒都是真心相愛,心意相通!才沖破世俗人的眼光,順從本心。

可浮蘅與冷芳攜呢?

光看冷芳攜近年來對浮蘅的違逆,就知曉師侄定不怎樣情願。浮蘅修為又極高,說不定私下裡如何強迫他。

“……也是。可此事非同小可,你讓師侄出來,我聽聽他的想法。”掌門忍下駁斥言論,打算先穩住浮蘅,不讓他發瘋。

浮蘅笑了下。

他完全看穿掌門内心的想法,覺得這位持身的師兄真是無趣極了。他不着急,不擔心冷芳攜會借機逃走,就如冷芳攜了解他一樣,他亦了解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

果然,冷芳攜出面時滿臉平靜,不見憂色,周身靈機充沛渾圓,可見天地雷劫過後,修為不僅十分穩固,而且更進一層。掌門心裡欣慰,冷師侄自小便勤奮刻苦,未辜負天資,奈何卷進這樣的事。

見他狀态良好,未有頹色,掌門心裡微松。

無論如何,他與浮蘅還未走到盡頭。

“冷師侄,恭喜。”掌門先祝賀他順利邁入化神期,又溫和地詢問冷芳攜有無修煉上的困惑,兩人無視浮蘅交流,竟有種良師益友的氛圍。浮蘅等得不耐,顧及冷芳攜在場,并未發作。到後面掌門才說出來意,“聽聞你與你師父打算舉辦和合大典,有沒有看好的良辰吉日呢?”

冷芳攜平靜地說:“此事全憑師尊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