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9頁)

  此刻的他,曆經一身血戰而歸,烽火狼煙之後,已然褪去少年心性,多了些沉穩。

  從前是對自己的父皇有所怨的,可是現在也算能領悟了。

  帶兵打仗,見過鮮血,見過生命的消亡,便知道戰争會令多少大周家庭沒了兒子沒了丈夫沒了父親;

  治理南疆,與奸惡無能之輩鬥智鬥勇,還要修繕民生,才知道治理一方疆域有多難。

  何談,将來的自己是要治理大周天下。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膽子從來都是重達千鈞。

  稍有不慎,這片土地便是烽火狼煙,民不聊生,萬千家庭破碎。

  裴昀也才刻骨的醒悟,手握天下生殺大權之人的艱辛,從來不是高坐龍椅,發号施令那樣簡單。

  他自己明白,海戰,打得并不輕松。

  他的人生,在過去的十八年裡,過于順遂,從未經受過大的風浪與摔打。

  作為這一代裡唯一的皇子,的确也是未來的大周皇帝。

  裴琰思前想後,尋見當年那一鬧劇,将其貶為藩王。

  就想看看自己的這個兒子經受磨難時的樣子,也想看看将一片疆域交到他手上會變成什麼模樣。

  所幸,昀兒這個孩子,平定南疆之亂,敢于血戰熟悉海戰的暹羅,智謀與勇猛皆在,重啟太子之位的诏書也會在。

  裴琰很清楚,自己總會老去,也會死去,

  他隻想自己跟江雲娆生的這個孩子能在将來的歲月裡,自己為自己抵抗風雨,也好放心的将大周江山交到他的手上。

  河伯一案牽扯境外勢力,震驚天下。

  平南王拔除亂黨,鏖戰暹羅,平複南疆,三件大事傳遍滿朝文武時,太子從前名聲再次回歸。

  滿朝文武有眼力見兒的,自然上書請旨,讓皇帝恢複其太子之位。

  裴昀将聖旨攤開,一字一句的對着甯珊月念了起來,

  字字句句都說着他已經重回九重,罪過不再。

  他又是大周太子了,甯珊月得知應該會很開心了,她不再需要自責了。

  甯珊月靜默的躺在床上,在黑暗裡沉睡了很久很久。

  她看見自己跪在一尊大佛面前,痛苦不已。

  她問神佛,為什麼裴昀會因為自己潦倒至此?

  她想挽救他,太子就該閃耀,就該無暇,不該堕入塵泥的。

  畫面從天宮仙境一下子拉扯回到了鬼門峰那日,秦郁樓死了,栗妙齡算計,裴昀被押送帶走,

  她耳邊又傳來廢太子的消息。

  她在夢境裡,捶打看不見的牆,她說自己要出去,要做些什麼,但一點辦法都沒有,困在其中。

  裴昀一遍一遍的念讀那聖旨,“太子”二字一遍一遍的傳至她耳朵。

  她對“太子”二字格外敏感,那是她心心念念都想幫裴昀做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