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9頁)

  半個月,裴樂瑤留在匈奴的時間就剩下半個月了。

  他問:“樂瑤公主今日又在做什麼?”

  烏恒道:“樂瑤公主白日陪着太後娘娘簪花,後又陪着單于您的王妹出宮去了,說去醫館給人看病。”

  拓跋野回了九霄殿後便脫下王袍,隻帶了幾個侍衛就出宮去了。

  烏恒張着嘴又想說上幾句,但這一日是給憋回去了,感覺讨不到半點兒好。

  宮外,藥館。

  裴樂瑤皺了皺眉,端了一杯茶水給她:

  “綿綿,你這樣下去,醫館根本承載不了如此大的負荷,也會将你給累垮的。”

  鶴綿綿滿頭大汗,從早晨睜眼到現在連口水都沒喝過,伸手将裴樂瑤手中的茶杯接了過來猛灌了幾口:

  “那怎麼辦啊,整個匈奴王城會成熟醫術之人,隻有我一個人。

  我的師父也年邁了,去大周江南養老了,旁的人也不會。

  再說了,學習醫術很複雜,也需要時間積澱,我也沒時間來教旁人。”

  裴樂瑤卻搖頭,有着自己的觀點:“我倒是不這麼認為。”

  鶴綿綿眼神疑惑的望着她,隻聽裴樂瑤細細說來:

  “你算算大周跟匈奴建交多少年了,咱們兩國的關系是哪種程度?

  早已經親如兄弟,許多東西都有置換,交易,但為何偏偏這醫術很難在匈奴紮下根來?”

  鶴綿綿搖頭。

  裴樂瑤回身指了指那些病人,分析起來:

  “我認為是觀念。我今日仔細看了一下,到你醫館裡來的人都是病入膏肓,很嚴重的百姓,沒有辦法了才來。

  那其餘那些有個小病小痛都去哪裡了呢,我估計都是去看巫醫了。

  但你也知道,巫醫這種東西,是信鬼神,到底能不能治病,還真不好說。

  大周醫術在匈奴無法盛行,實則是觀念問題,大家不信這門醫術,除非要死了,才來你這裡死馬當活馬醫。

  小病拖成了大病,你也不是大羅神仙,你又能挽救得了幾人,那這醫術效果,旁人也自然不會信多少。”

  鶴綿綿身子癱軟的坐在凳子上,歎了口氣:

  “好像真是你這麼說的,而且看巫醫還要花不少金子,來我這醫館不需要一分錢,這些百姓都不願意來,就别談去學醫術了。”

  裴樂瑤道:“對,大家都不信這門醫術,那自然就更沒有人去學了。

  整個匈奴,光靠你一個人來改變一代人的觀點,是非常艱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鶴綿綿眼睛眨了眨,可憐巴巴的望着她:“樂瑤,你腦子最好使了,你幫忙想想辦法吧。”

  長歌在這時走了進來禀報道:“兩位公主,大單于來了。”

  拓跋野颀長的雪色身影走近,一頭烏黑微卷的長發編成了辮子,用金冠穩穩束在頭頂。

  他身形過于高大,走入藥館裡時,還勾了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