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頁)

  雖看不清面孔,可其神情,一眼便能讓人看出,這公子就是陸偃。

  接着,謝知微才寫了一長串的藥方,最後看了一眼,放下筆,拿起香雲箋,輕輕地吹了幾口,将墨汁吹幹了,方才遞給陸偃。

  陸偃掃過藥方,橫豎他也不必看,正要交給米團讓謄抄一份,看到頂端青松旁邊多出的一個人,他怔愣了片刻。

  陸偃扭頭看向謝知微,見她笑得見牙不見眼,眼底純淨,卻藏着濃濃的關切,一如數年前的她。

  頭上的珠花在微微顫動,正是用他送去的那一斛南珠串成的,陸偃忍住了伸手摸摸她的頭頂的欲望,将花箋遞給米團,“好生謄抄,不得有誤!”

  正事都說完了,謝知微也困了,掩着嘴打了個呵欠,“陸大人,我先告辭了,你忙完了也早些休息!”

  “嗯!”陸偃送她出門,朝杜沚瞥了一眼,杜沚忙将謝知微的鬥篷拿過來給她穿上。

  謝知微攏了攏鬥篷,跟在陸偃的身後從皇儀殿的後門出去,對面便是長秋殿了,陸偃止住了腳步,“縣主,我就送你到這裡。”

  謝知微見陸偃隻穿了一身單衣,忙擺手道,“陸大人,請留步,穿過這個庭院我就到了,你要是凍病了,我又要來給你診脈。”

  陸偃将手裡的琉璃燈籠遞給她,他的指尖不小心碰到了謝知微的掌心,一點溫暖傳來,将這冬日的寒意驅盡。

  謝知微回到長秋殿,用熱湯沐浴一番,便躺在了床上,一夜好眠。

  陸偃書房的燈,約四更天的時候才熄滅。

  冬至日的頭一天,皇帝便下令封筆,不到初七不開印,并沒有緊急的事情要處理,可陸偃卻比平日裡晚了近一個時辰上床。

  次日一早,杜沚便奉命出宮了,回到謝家,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謝家都沸騰起來了。

  大姑娘冬至日被宣進宮裡,雖說次日,宮裡便派了小太監來說,大姑娘在宮裡一切都安好,但謝家人哪裡能不擔憂呢?

  一來,不知道大姑娘為何被宣進宮裡去,二來,這麼長時間不回來,誰不擔心?

  杜沚先是去了扶雲院,袁氏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了。她二哥二嫂一家在京城,今日本來是她回娘家的日子,可女兒在宮裡,她根本沒有心情,正抹眼淚呢,聽說杜沚回來了,可不得趕緊叫進來。

  杜沚先給袁氏請安,袁氏擺擺手,”你趕緊說吧,姑娘在宮裡可好?别耽誤時間了。“

  杜沚忙道,“姑娘讓奴婢回來說,姑娘在宮裡一切都好,皇後娘娘和她肚子裡的孩子也保住了,如今姑娘在宮裡都成了香饽饽呢,誰都說姑娘厲害,一手醫術卓絕,比太醫們厲害多了。”

  袁氏沒有半點榮耀感,對她來說,女兒的醫術什麼的都算不得什麼,隻要她平安了就行。

  袁氏松了一口氣,雙手合十,一臉虔誠,“阿彌陀佛!”

  她又細細地問了謝知微在宮裡的衣食住行,問道,“皇後娘娘有沒有說姑娘什麼時候能夠出宮?這都過節呢,再說了,湄湄的生辰快到了,她都十一歲了,怎麼也要吃一碗我做的長壽面吧?”

  謝元柏坐在一邊,問道,“姑娘在宮裡住哪兒?”

  “回大老爺的話,姑娘單獨一人住在長秋殿。”她想了想,似乎不忍心看這對夫妻擔心成這樣,“陸大人住在皇儀殿,和姑娘住的殿隻隔了一個庭院,陸大人對姑娘很關照,老爺和夫人不用擔心。”

  “再好,也不是在自己家裡啊!”

  這樣,杜沚便無話可說了。

  謝元柏隔着一張茶幾,牽了牽袁氏的手,“你也不用擔心了,讓人清點一下禮單吧,我們該出去拜年了,别讓你二哥擔憂。”

  因崔家人不在京城,年禮也是年前就讓人送往崔家,今日便隻好去袁家了。

  這本是袁氏盼望已久的事,從她嫁給謝元柏的那天起,她就盼着哪天能夠帶着丈夫和孩子一起回一趟娘家,今日總算是盼到了,可是湄湄不在。

  “湄湄怎麼辦?”袁氏不安地問。

  “等湄湄回來了,你再帶她回去一次,讓你哥哥嫂嫂再補她一個紅包吧!”謝元柏調侃道,“湄湄在宮裡會沒事的,她是個聰明的孩子,謝家也不是尋常人家,即便她犯了什麼錯,皇上也會酌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