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頁)

  蕭恂卻不想讓這些真正對湄湄好的長輩們擔心,他燦然一笑,“嶽父,二舅舅,你們放心,哪怕這輩子我和湄湄沒有子女緣分,将來從宗室過繼,我也不會納妾的!”

  “好!好男兒一言既出驷馬難追!”崔應灏生怕蕭恂會反悔一樣,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對謝元柏道,“阿恂的腿不方便,就在這裡擺一桌,我們把酒言歡!”

第413章

姻親

  舅兄發話了,謝元柏還能說“不”字?

  不一會兒,老太爺把衙門的事推了,也回來了。

  謝仲柏和謝季柏作陪,便在謝明溪的院子裡擺了一桌,邊喝酒邊說話,崔應灏說些西涼和北契的地理山川,謝元柏說些西涼那邊的兵力部署。

  蕭恂方才說的打算,因為事關重大,崔應灏不但告誡崔亭湛一定不能說出去,他和謝元柏也半個字都不提。

  但桌上坐着的都不是傻子,看這情形,便猜到将來蕭恂恐怕要上戰場。

  婁國使臣進京,這已經不是秘密了,聽說西涼的使臣也快進京了,朝廷早晚會用兵,而如今朝中能打仗的武将不多,蕭恂年紀雖小,用兵卻非常老道,他又是宗室,偏偏不是皇子,是領兵的最佳人選了。

  唯獨老太爺憂心忡忡,孫女婿要是領兵的話,糧草上就不能有任何閃失,可這要錢啊,看來,“便商”的事得提一提了。

  可是,皇上現在恨不得把朝政上的事都交給了陸偃,自己的折子遞上去好幾天了,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動靜。

  飯後,謝元柏送崔家父子離開,老太爺留了下來,讓蕭恂陪他喝茶,他便将謝知微給他出的主意說了,“我想了想,沿海的事情還好說,可以仿照前朝在泉州、膠州、明州和廣州建立市舶司,增加國庫收入,但西北,若是因開放貿易,導緻邊防出現了問題,謝家哪怕滿門抄斬也難辭其咎。郡王爺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蕭恂在老太爺說起這事的時候,他的眼睛就亮了,聽老太爺問起,知道謝眺是警覺了,他笑了笑,沒打算隐瞞,道,“祖父,不瞞您說,這事兒,别人幹不成,偏偏我能幹成。不管是北契還是西涼,有兩樣是他們非要找我們買的,一個是鹽,一個是茶,除此之外,還有布匹。而我們從西涼和北契能拿到什麼?馬,還有一些其他的奇貨可居的商品。”

  蕭恂起身朝老太爺作了個揖,“祖父,我正愁沒有錢養兵,沒想到您這是給我開了一條生财之道啊,正好我五月間要去一趟西涼,這一次,我親自走一趟。”

  這孩子的膽子也太大了點,但不得不說,往往敢想敢做的人才會有出息。

  兩人正說着話,老太爺跟前的人來禀報,說是薛大姑娘來了,正在扶雲院,要見老太爺一面。

  老太爺沒什麼心情見薛大姑娘,不悅地道,“她來做什麼?既然來了,就讓她大舅母好好招待她,她一個女孩兒,見我做什麼?”

  “薛大姑娘說,要請老太爺做主。”

  “我能做什麼主?她若是有什麼事,她大舅母做不了主,不是還有二舅母嗎?讓兩個舅母商量着辦,時辰不早了,我要去衙門了。”

  謝家素來也沒有外院的老爺們插手幹涉内院的事兒,老太爺自然不會為了個外孫女,打破謝家的規矩。

  薛婉清來謝家的時候,正好袁氏送走了崔家的人,事先,薛婉清也沒有送個帖子或是口信來,乍然在東角門遇到薛婉清的時候,袁氏很是驚訝。

  薛婉清落落大方地從馬車上下來了,看了謝知微一眼,沒有搭理她,而是過來給袁氏行禮,“大舅母,我有些話要跟您說。”

  袁氏笑了一下,“你有什麼話需要跟我說的?我都不知道你今天來,是有什麼事嗎?”

  袁氏攔在門口,沒有要讓薛婉清進去的意思,薛婉清并沒有看出來,隻覺得袁氏果然是商戶出身,真是不懂禮數,一面朝裡走,一面道,“四舅舅是不是要大婚了?定的是什麼時候?”

  袁氏沒有辦法,好歹是親戚,又是晚輩,她總不好把薛婉清攆出去吧,隻好也跟着進了門,她跟在薛婉清的後面,倒像是,薛婉清是這家的主人,來做客的人是袁氏。

  謝知微落後好幾步,她看着薛婉清的背影略有所思。

  畹嫔在宮裡死了的消息,謝知微已經知道了,聽說,宮裡連喪事都沒有辦,等屍體放在偏殿都臭了,才被人用一卷席子裹着扔了出去,對外宣稱,畹嫔受菩薩感應,在法門寺出家修行,為皇家祈福。

  而畹嫔是薛婉清想發設法搭建的一條通往皇宮,或者說,通往皇帝身邊的橋梁,如今,這座橋梁塌了,薛婉清沒有了晉升的階梯,她來謝家,難道又是盯上了謝家了嗎?

  等薛婉清在扶雲院坐下,丫鬟給她上了一盞茶,謝知微才進來,她走到袁氏的身邊坐下,被袁氏摟在了懷裡,“累不累?要不要回院子裡去歇會兒?”

  袁氏是怕謝知微膈應薛婉清,不想讓她在旁邊待着,謝知微搖搖頭,“我還好,母親不用操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