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6頁)

  奚嬷嬷忙上前,說是小皇子尿了,她揭開襁褓,看了一眼,正好把孩子抱走,謝知微卻攔住了她,“等等!”

  皇後的心,一下子就提起來了,見謝知微輕輕地按了按小皇子的肚腹,又看了一眼臍眼,臉色有些凝重,忙三根指頭搭在了小皇子的手腕上,把了一會兒脈,深吸一口氣對皇後娘娘道,“娘娘,端憲可否為小皇子的乳母把個脈?”

  自然無不可,皇後忙向奚嬷嬷使了個眼色,等她下去後,皇後緊張地問道,“微丫頭,可是有什麼不妥?”

  “小皇子的肚腹有些痙攣,而且肚臍眼這裡有糜爛的征兆,不知給小皇子沐浴的是什麼人,昨日我交代,一定不能碰水且一定要塗我給的藥膏,我方才聞了一下,這藥膏應當是被人動了手腳。”

  皇後倒抽了一口涼氣,她差點昏厥過去了,謝知微忙道,“皇後娘娘暫且别着急,幸好發現得早,尚未釀成大患。”

第462章

追封

  謝知微也是心有餘悸,她忙把紫陌喊了進來,讓她把藥箱打開,從裡頭拿出一包針來,選了如同牛毛一樣細的針,輕輕地紮在了小皇子的中脘、下脘、天樞和大橫穴上,正掙紮着哭不休的小皇子頃刻就安靜了下來,一張小臉上滿是淚水,看着可憐兮兮的。

  謝知微看着他,也滿心都是憐惜,輕手輕腳地幫他處理了肚臍眼,塗抹了藥膏後,将藥膏放在了皇後娘娘的枕頭邊,道,“娘娘,肚臍眼這裡非同小可,若是果真糜爛,會傷及五髒六腑,屆時會非常兇險,端憲以為,小皇子身邊的人務必要幹淨。”

  皇後如何不明白,她隻是昨日生産耗費的心血太多了,一時顧及不過來,便差點讓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孩子沒了,這會兒難過得不得了,“微丫頭,次次都多虧了你!”

  “皇後娘娘,端憲不敢居功。我外祖母說了,人與人之間,就是個緣分,今日也是湊巧了,正好端憲和元嘉姐姐來看小皇子,小皇子就哭了,如若不然,端憲也發現不了。”

  皇後點點頭,心中卻有了成算,正如謝知微所說,既然謝家和她的孩子如此有緣,元嘉和謝知微情同姐妹,而皇上又偏偏将謝家五少爺指給她兒子當伴讀,那就索性把謝家和她綁得更緊一點。

  奚嬷嬷将五個戰戰兢兢的乳母帶了過來,謝知微一一把脈後,對其中一個尚年輕的問道,“你昨日夜裡是不是喝過一碗冰鎮綠豆湯?嬷嬷有沒有囑咐你,要給小皇子喂奶,不能碰生冷禁.忌的食物?”

  那乳母做夢都沒有想到,眼下這小小年紀的貴女,僅給她把了個脈,就算出了她喝過冰鎮綠頭湯,不由得臉色如紙,噗通跪了下來,“奴婢,奴婢看娘娘昨日生産那麼兇險,以為……以為一時用不上奴婢,奴婢就貪嘴,奴婢再也不敢了。”

  可惜宮中,不可能多會給任何人一個機會,哪怕是殺雞給猴看,皇後娘娘也不會放過這乳母。

  皇宮便是一個無情的戰場,對敵人仁慈的時候,便是對自己無情,這乳母很快被拉下去杖斃,剩下的四個乳母雖然沒有犯錯,謝知微卻建議皇後換掉,“她們自己情緒緊張恐懼,必然會影響乳汁,對新生兒不好,端憲請皇後娘娘放這些人出宮,另外在選一些人進來,那些人必然會體會到娘娘的善意,一心侍奉小皇子。”

  皇後聽懂了端憲的意思,點頭,奚嬷嬷便去安排,很快又帶了是個乳母上來,謝知微一一把脈後,均是身體康健之輩,便留了下來。

  等元嘉和謝知微離開後,皇後娘娘也累得睡了過去,等她醒了之後,喊了宮裡的女官過來,命女官給皇帝寫一封請封的折子,“以本宮的名義,追封封謝知微的生母崔氏為高陽國夫人,請封謝知微的繼母袁氏為晉陽國夫人。“

  皇後說完後,吩咐,“把這個折子交給陸大人,讓陸大人幫本宮轉遞給皇上。”

  女官忙領命而去。

  東暖閣裡,此時沒有多的人,皇帝歪在南窗前的榻上,久病初愈的臉色顯得有些蒼白,他幽幽地歎了口氣,将四夷館呈上來的折子往桌上一扔,“阿偃,要是想和婁國結盟,和親在所難免,之前,朕以為端憲郡主最為合适,幸好沒讓端憲郡主和親,要不然朕這病,恐怕就隻能等崔家的神醫了,現在你看,這和親的事,該如何解決才好?”

  皇帝其實也不想議和親的事,他膝下三個公主,年齡都合适,其實也沒道理自己的女兒不舍得,要拿别人的女兒去和親的。

  陸偃笑了一下,他将另外一個折子遞上來給皇帝,“皇上,這是鳳趾宮的女官今日呈上來的折子。”

  皇帝“哦”了一聲,“皇後有什麼事不好和朕說,要寫折子?”

  他接了過來,打開來看。

  外面的天空已經暗了下來,各處點上了宮燈,天空中暗雲密布,不知何時起了西風,帶來了陣陣涼意,也預示着一場暴風雨即将來臨。

  陸偃從小内侍的手中拿過了一把小銀剪子,拿起了宮燈的燈罩,将蠟燭燒長了芯子剪掉一截,燭火跳動,發出了瑩瑩的光,東暖閣裡也随之亮了起來。

  皇帝一目十行地看完,沉默了一會兒,問陸偃道,“阿偃,這折子你看過了吧?”

  陸偃将小銀剪子放到了小内侍捧着的托盤裡,接過了巾帕擦擦手,方才恭敬地回話,“皇上,臣已經看過了。”

  皇帝沉吟片刻,“你覺得如何?”

  “皇上,臣聽說,小皇子昨日甚危,幸好端憲郡主發現及時,小皇子才少受了不少苦。想必因此,皇後娘娘才甚為感激,這才上折子為端憲郡主的兩位母親請封,臣以為,皇後娘娘誕下嫡子,功勞甚大,且請封的又是外命婦,皇上不如準了這份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