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4頁)

  謝三娘實在是羞得緊,忙道,“大嫂,你不用送我了,我自己回去,怕四嫂一個人張羅不過來,你還是回去主持一下,事兒做完了,好早些歇下。”

  袁氏說送她,也不過是想問她的心思,如今問到了,說不送,就不送吧!

  不一會兒,前院這邊,袁氏把謝三娘答應的消息遞了過來,謝元柏忙起身,對盧琦齡道,“表弟,恭喜!”

  謝眺也高興不已,大笑道,“今日一天,了了我兩樁心事呢,琦齡啊,我算是對得起你死去的姑母了。”

  盧琦齡忙起身朝謝眺拱手,“侄兒多謝姑父!明日,侄兒便讓媒人上門提親!”

  “好,好,你年紀也不小了,三娘也年紀不小了,這樁婚事,既然說定了,還是越早辦事越好。”

  盧琦齡當年中杏榜的時候,皇帝聽說是盧家最後一個孩子了,當年僥幸逃過一劫,皇帝不知道是心有愧疚還是想堵住悠悠衆口,将盧家在京城裡的宅子賜還給了盧家,在春明坊,均在内城,離小甜水井街不算遠。

  盧家的宅子,經過當年之後,破舊得厲害。盧琦齡靠那點俸祿,當然拿不出銀錢來修葺,他孤家寡人一個,這些年都住在衙門裡。

  娶親的話,房子自然成了第一要事。

  聽說,襄王府在大興土木,要将東南面上留給蕭恂的那一塊,包括凝晖堂、澤蘭院和起雲園一塊兒修葺一新,動靜極大,連皇太後都驚動了,皇太後專門撥了帑币給襄王,讓他好好給蕭恂修葺新房。

  謝眺想了想問道,”春明坊的房子,你打算怎麼辦?要是住的話,那宅子修葺要多少銀子,姑父來出。“

  盧琦齡道,“姑父,那宅子太大了,盧家再也不是從前的盧家了。侄兒在小紙坊街口,狀元樓前,還有一座四進的宅子,侄兒想修葺一番,把新房安在這裡,隻委屈了三娘。”

  謝三娘聽到這話,默了一會兒,“這有什麼,住在哪裡不是住,謝家的姑娘又不是隻享得起福,吃不得苦。“

  謝三娘從這一日起,便開始清點起嫁妝來,她派了心腹的嬷嬷回到老家,和二房那邊商量,把嫁妝一車一車地拉了過來,沿路請镖師護着,又打着謝家的旗号,一路上倒是安全,足足拉了一百多車。

  袁氏看到了之後,便有點焦慮,和田嬷嬷開始對起了謝知微的嫁妝單子。

  謝知微一大早,指揮着杜沅和杜沚來到了後園的桃花林裡頭,在兩棵百年桃花樹的中間挖了起來。

  “輕點,裡頭是一壇子桃花酒,我跟你們說,你們要是挖破了,我就去跟陸大人說,不是我不賠給他桃花酒,而是你們倆挖破了。”

  杜沅一聽吓着了,她住了鋤頭,結結巴巴地道,“姑,姑娘,要,要不,我們用手刨吧?”

  謝知微笑了,“至于嗎?我不過是提醒你們幾句。”

  酒壇子起出來了,上面還帶着泥,約有十斤左右。

  四個粗壯的婆子将酒壇子送到了绮照院,謝知微将泥封拍開,一股濃郁的香味頓時在整個绮照院的上空彌漫開來,漸漸地散開,連在前院正在和謝眺說話的池裕德都聞到了,他吸吸鼻子,問道,“貴府是在釀酒?這是什麼酒?怎地香成這樣?”

  池裕德邊說,呲溜了一下口水,舔着臉笑道,“原本答應了老妻要回去用午膳的,沒想到,人不留人酒留人啊!”

第469章

嘴欠

  謝眺不由得大笑起來,吩咐沉霜,“去問問,是不是大姑娘那邊在釀酒,幫我讨兩斤來。”

  沉霜越是往倚照院走,酒香味越是濃郁,她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跨進了倚照院的門,見院子裡的海棠花樹下,擺着一個大酒缸,謝知微穿着圍裙,手裡拿着一個大勺子,正在兌酒。

  見沉霜過來了,謝知微忙笑着站起身來迎接,“祖父可好?”

  沉霜笑道,“老太爺讓奴婢過來向姑娘讨酒,才太常寺少卿池大人來了,本來說完了話就該走了,誰知,偏要留下來吃飯,說是人不留人酒留人。“

  正說着,甯馨院也來人了,原來謝家四爺的同窗來了,這會兒聞到了酒香味兒,也要留下來吃飯,還把海家公子也叫上了,海氏沒辦法,便讓丫鬟過來問問,大姑娘能不能勻點酒出來給她四叔解饞?

  謝知微笑道,“都有份,你們先回去,一會兒我讓丫鬟送過去,這會子還早呢。”

  這酒也不是謝知微重生後釀的,前世,她也釀了滿滿兩缸。後來,皇帝下旨将她賜給了四皇子,中秋節的時候,她嫌袁氏拿來送節禮的桂花酒不好,便拿這桃花酒送了節禮,那會兒滿城都聞到了酒香,人人都羨慕四皇子殿下的未婚妻心靈手巧,她還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