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頁)

  貴妃已經不在了。

  想到貴妃,皇帝又是一陣心痛,他閉了閉眼,正不知道該如何,陸偃道,“皇上,五台山顯通寺的含光方丈乃是得道高僧,年輕時通藥理,皇太後這些年在五台山修行這麼多年,身體日漸康健多虧了含光方丈,若是将八皇子送到五台山去,一來,得聖地佛光照拂,又有龍氣護體,一定會日漸壯實,二來,若能跟在皇太後身邊,承歡膝下,也當是為皇上盡孝。“

  皇帝一聽,這果然是個好主意,皇太後從來親近襄王府,也親近蕭恂,對他一向冷淡,若是把小八養在皇太後膝下,将來皇太後對小八感情也不一般。

  “阿偃,這件事交給你來辦!”

  皇後聽到這話如遭雷擊,宮裡如此優渥的條件,她的小八都三災六病的,去了五台山,佛門淨地,皇後不敢想象。

  八皇子被乳母抱着,被司禮監的人帶走時,皇後哭得肝腸寸斷,趴在門檻上,往外看着,喊道,“皇兒,不要忘了母後啊!”

  哪裡還有半點母儀天下的風範?

第602章

回門

  皇後的哭聲,久久地在後宮的上方回蕩。

  鹹福宮的偏殿裡,敬嫔跪在小耳房裡供奉的佛像前,若非能夠依稀聽到她口中的念叨聲,香稠都要懷疑,娘娘成了一尊雕像。

  良久,敬嫔在佛像前磕了三個頭,這才扶着香稠的手起身,她從内室出來,如往常一樣在次間的窗前坐下,開始翻看佛經。

  不一會兒,二皇子一身甲胄,快步走了進來,看到兒子,敬嫔的臉上才有了些許笑容,“曜兒,你怎麼來了?”

  她吩咐香稠,“去把我早起做的糕點給二皇子拿些來,裝一食盒,回頭讓二皇子帶出宮,給二皇子妃。”

  “是!”香稠知道母子二人有話要說,出門後,體貼地關上了門。

  敬嫔用帕子沾了沾兒子臉上的汗水,“還是在神機營訓練嗎?有沒有領什麼差事?”

  “兒子最近跟着謝将軍,學到了不少武器方面的事,若想打造一支精銳的部隊,光靠将士是不行的,如今的軍中,武器有許多改良方面的事要做,兒子想了想,論行軍打仗,恐無人能及五皇弟,若可以,兒子想以後在武器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敬嫔靜靜地聽着,不時點點頭,“你喜歡就好,你隻别忘了,行事須磊落,哪怕不能建功立業,能光明正大地做人,做到心底無私,也可!”

  “兒子記住了!”蕭昶曜忙站起身來,聽完了母親的教誨,他方才坐下來。

  “母親,才兒子來的時候,聽說皇上要把八皇子送到五台山皇太後膝下教養。母親,貴妃娘娘真的是皇後娘娘毒死的嗎?”

  是不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已經相信了。

  敬嫔笑了一下,“你記住母親一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有你做過的錯事,你忘了,世人忘了,佛祖卻會記得,總有一天,他會一筆一筆和你算得清清白白。”

  說完,敬嫔虔誠地雙手合十,道了一聲“阿彌陀佛”。

  她是昭陽皇後宮裡的宮女,那天,她也想為為昭陽皇後去死,可娘娘說,她年紀小,生得秀美,若是死了,太可惜了,況且,宮裡還要人周旋。

  那一日,昭陽宮大火沖天,唯獨那張臉在火中不滅,她被當今皇帝掐着脖子問,“火裡的人是誰”,她看着那張臉,咬着牙說“是皇後娘娘”,皇帝松開手的時候,她咳了好久才接上了氣。

  當今皇帝登基後,她在宮裡活不下去了,是皇太後把她要了過去,後來,皇帝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要她服侍,生下了皇兒。

  敬嫔的臉上,浮現出一道諷刺的微笑,想當年,貴妃和襄王是多麼般配的一對兒啊,她還記得襄王從嵩山寺回來後,一溜煙兒地跑進宮裡,對昭陽皇後說,“大嫂,我看中了一個姑娘,我說給你聽,你幫我參詳參詳吧!”

  那時候,襄王的臉上笑得如同開了一朵花兒,滿殿裡服侍的人都跟着沾了喜氣,開心得不得了。

  蕭恂将皇太後送到五台山後,就快馬加鞭回來了,離他們大婚已經過去了快半個月,謝家本來從謝知微出閣第二日就開始安排回門的事,結果,一耽誤,就沒有後話了。

  次日是端午節,離孝成皇後的葬禮還有數日,蕭恂帶着謝知微輕裝簡從地從襄王府出發,回到了謝家。

  國喪期間,謝家的大門敞開,門廊下沒有挂燈籠,上下人都穿着素色的衣服,站在門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