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4頁)

  大海氏不由得擔心,一面自己抹淚,一面撫着謝知微的後背,“好孩子,你快别哭了,你自己傷神不說,你外祖母也傷神,老太太年紀大了,可經不得這些。”

  謝知微忙止住了淚,“外祖母,您一定要好好的,等将來,我要去博陵看望您!”

  大海氏忙道,“是啊,老太太,您還沒有看到微姐兒的孩子出生呢,您可一定要好好保重,等微姐兒啊将來給您添一個外重孫呢。”

  老太太一聽,高興了,“抹了眼淚,是啊,我可得好好活着,将來看到我重外孫了才能死。”

  “呸呸呸,外祖母不許說這個字!”謝知微怕聽到這兩個字,“外祖母,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要好好休息,每日早晚多活動,不能叫外孫女兒擔心。”

  “那是當然!”

  老太太雙手捧着謝知微的臉蛋兒,深深不舍,卻不得不放手,轉身上了車,竟是不忍再回頭。

  謝知微的眼淚再一次噴湧而出,她忍着哭聲與眼淚,高高地舉起手,揮動着。

  謝明溪看到後心裡難過極了,他忙跑過來,抱住了姐姐的腰,“姐姐,你别傷心了,等我當上了大将軍,我就帶你去博陵看望外祖母。”

  謝知微被他逗樂了,破涕而笑,“好,姐姐等着呢!”

  臨近八月,從京兆府傳來消息,杜桂在那邊買了兩棟宅子,中間就隔一條一尺寬的巷道,後院連在一起,位置也頂好,在小胡木巷。

  小胡木巷位于城西北方向的立政坊,因巷口有兩株胡木,高大葳蕤,每到夏日,如華蓋般的樹冠将大半條巷子遮擋得嚴嚴實實,清涼如秋,而得名。

  回來報信的人說了,謝知微格外高興,命人重重地賞了,那人笑着道,“杜桂管事說了,若是郡主中秋後啟程,到京兆府快的話兩旬,若從容些,要一個月的功夫,正好趁着這時候,杜管事請泥瓦匠把宅子修葺一番,門庭裡也打掃打掃,就暫時不往返了。”

  “嗯,他思慮得極為周到,這就很好。”說着,謝知微便看向聞訊趕來的蕭惟,“你看,你知人善用就很好,你要知道,你是家裡的公子,凡事不要你親力親為,你若能做到善謀,會斷,将來何事不成?”

  蕭惟忙起身聆聽完,恭敬地行禮,“是,嫂嫂,我記住了。”

  眼看中秋節将近,謝知微的行裝收拾得差不多了,她抽了兩天時間,親手做了月餅,讓杜沅給舊曹門街送去。

  家裡還在孝期,不方便和親戚們來往,但陸偃是不一樣的。

  杜沅一來,看到公子也在收拾行裝,不由得吃了一驚,但她再也不是當年剛入京,沒有見過世面,不懂禮數,遇事後大驚小怪的人了,恭恭敬敬地将郡主安排送來的月餅奉上,道,“公子,郡主說,定了八月十八日啟程,命奴婢過來跟公子說一聲。”

第652章

離京

  “嗯。”陸偃從紅木雕花書案後擡起頭來,他穿一身月白色折枝牡丹暗紋錦袍,放下手中的筆,看着米團将月餅裝碟後端過來。

  小太監端了水過來,跪在地上,水盆舉過頭頂,等他淨手後,另一個小太監捧上了帕子。

  陸偃擦過手,拈起一塊月餅放到口中,輕輕一抿,入口即化,甜而不膩。

  或許是吃過甜食,陸偃的心情很好,對杜沅道,“你回去跟郡主說一聲,就說,我到時就不送她了,因長途路遠,我讓曲承裕領兵護送她。”

  杜沅格外震驚,公子竟然讓錦衣衛護送郡主離京,但這樣一來,她和杜沚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杜沅不由得高興壞了,“多謝公子!”

  她回來将這話說給謝知微聽,謝知微并無半分驚訝,隻讓杜沅去告知蕭惟,命他提前安排人打前站,路上在哪裡歇息停腳,須提前安排好。

  十八日一大早,謝知微的馬車就從王府駛離,她在王府裡隻住了短短四個月,照理說,并不該有太多感情,但,這裡是她和蕭恂的家,于她而言,意義不一樣些。

  蕭惟騎馬跟在謝知微的馬車邊上,看到襄王府的大門打開,蕭惟忙扭身看去,見襄王手裡提着個鳥籠子,站在門口,他身後,蕭恪和側妃郡主等人都出來了,眼見是來送謝知微和容側妃的。

  蕭惟猶豫着要不要下馬,襄王爺已經朝他看過來了,朝他招招手,“阿惟,你來,為父有話要跟你說!”

  一聲“為父”,府中上下人等均是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