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壽的識時務看在小樁子的眼裡,極為滿意,他心說,這次回去,要去跟督主說道一番,這韓延壽是個人才。
韓延壽留小樁子吃飯,小樁子擺擺手,“要不是宣旨,這一來了京兆府啊,咱家就該去給郡主磕頭,哪裡還敢領飯?”
韓延壽忙道,“那改日?公公說哪一日就哪一日!”
小樁子好不容易從李寶桢那裡争取來了這趟差事,原是要巴結謝知微的,吃韓延壽一頓飯,頂多多長一兩肉,能頂什麼事,他自然不想耽誤時間,便謝絕了,“咱家要看郡主有什麼需要跑腿的事,且咱家還要給郡主遞信呢。”
小樁子從韓家脫了身,一路快馬加鞭來到了宸王府上。
這小宅子實在是稱不上是座王府,可有句話叫“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宅子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裡頭住的是什麼人?
盡管宅子的門隻是一座如意大門,門上就寫了“蕭宅”二字,但短短時日,這座宅子在京兆府老百姓的口中就成了宸王府了。
小樁子在門前下了馬,将自己的名姓通報了,門房上的忙讓人進去報,不一會兒,杜沅就親自出來了,道,“小樁子公公,快進去吧,郡主都等了好久了!”
小樁子這次來,特意去了一趟謝家,謝家人不敢讓小樁子幫忙帶東西,便讓小樁子順帶帶了兩封信,一封是謝家的,一封是盧家的。
小樁子忙跟着進去,給謝知微磕了頭,将兩封信遞給了謝知微道,“郡主的小弟弟,奴才看到了,生得可真好,一雙眼睛像極了郡主。還有盧大人家的閨女,一臉福相,兩個孩子同一天落地,這可真是有緣分。”
謝知微聽了忍不住笑起來,道,“那可就借公公的吉言了。”
小樁子聽不懂這話,但也知道是好話,百靈在一旁道,“不瞞公公說,因前是國喪,不敢在外頭說,郡主早就給姑太太和四太太把脈,知道是一兒一女,就建議結成親家呢!”
“哎呀,原是這樣啊,奴才就說怎麼這等緣分呢,同一天不說,謝家的六少爺比盧家的表姑娘大了兩個時辰。”
謝知微已經看完了信,聽到小樁子以謝家人的口氣說這話,她也高興,問道,“你來了京兆府一趟,準備待幾天再回去?”
小樁子忙躬身道,“且看郡主有沒有吩咐,若是有吩咐,奴才就多停歇幾天,若郡主沒有吩咐,奴才這就起身。”
“你這麼忙做什麼?若是如此,你就多留兩天,幫我盯着人把隔壁收拾出來,看看那小院子如何,一應照着陸大人的喜好來修葺裝飾。”
謝知微當初叫人買宅子的時候,特别交代了,在這邊挨着她的宅子多買一棟小院子。她知道,以陸偃和蕭恂的性格,當年拓跋思恭聯合大雍的君臣,害死了定遠侯府,今生今世,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必定不會放過,遲早,陸偃要來。
小樁子是九月底歸京,皇帝下令蕭昶炫搬進了延義閣監國,一幹輔政大臣乃是曾士毅、謝眺、張明賀和裴濟。
三皇子蕭昶烨被封為汾陽郡王,命開府建牙。
朝中衆臣已經分不清皇帝的意思了,到底是怎麼個意思,若說令蕭昶炫搬進宮,又監國,卻不給個說法,且現在蕭昶炫的腿還瘸着,監國也有限,而三皇子又成了郡王。
但朝臣們也很聰明,該如何辦事還是如何辦事,雖說四皇子被下旨監國,但軍政大事依然是六部佐理,凡決議不定的,均由内閣決斷,政令暢通,比起皇上臨朝,辦起事來,要順暢多了。
朝政一片欣欣向榮。
小樁子跪在舊曹門街的陸宅書房裡,在回禀差事,說完了,道,“郡主命奴才在京兆府逗留了數日,将宸王府隔壁的宅子收拾出來了,在後花園靠東邊打通了一道門,與宸王府的後門相接,留着給督主去了西邊住。”
小樁子心說,不知道督主什麼時候才會去西邊呢,不過,郡主對督主是真好。
陸偃捏着毛筆的手指有些發緊,他心中不由得盤算着,布局到了現在,朝堂上的事,暫時可以依仗謝眺和盧琦齡,他若是短暫離開京城,内廷中事,則可以交給李寶桢。
陸偃次日一早便進了麟德殿的東暖閣,他将一枚藥丸用酒化開,端到了皇帝面前,低聲道,“皇上,臣讓端憲郡主配了一丸藥,皇上服用之後病就會慢慢好起來,皇上,臣服侍皇上服下去吧。”
皇帝昏迷良久,聽了這話,微微一動,陸偃将藥喂給了壽康帝,約有一個時辰,壽康帝慢慢醒來,他第一眼看到陸偃,頓時感動不已,問道,“阿偃!”
陸偃忙過去,“皇上,您終于醒來了!您要再不醒來,臣無以為繼。”
皇帝心頭一沉,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陸偃道,“皇上遲遲不醒過來,朝臣們逼迫不已,臣不得已,命四皇子殿下監國,将三皇子殿下封為郡王……”
皇帝氣得一口血吐出來,“二皇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