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頁)

  陸氏是很認可的,她落下淚來,“這也是個苦命的孩子!”

  “可不是,從小兒因是縣主,長公主又隻有這一點子血脈,養得驕縱了些也是難免,可孩子到底是孩子,她知道什麼,走錯了路,做父母的就要幫着去補救,又都是不管不顧的,孩子小,又是女兒家,能怎麼辦呢?”

  陸氏聽她說了這些,心裡頭那點芥蒂就沒了,“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隻要一想到我涵兒是如何在吃苦,這日子過得跟黃連一樣,我這心裡就難過得要命。”

  陰氏笑道,“您也别難過了,我才說這些,是想說,二姑奶奶有您,就比别的孩子們都強。我們都是做父母的,我能體會到您的心情,說實話,當年,若不是有了孩子們,我如何能夠熬過那一關?“

  陸氏算是第一天認識陰氏,她不由得想到當年,宮裡是要東平伯休妻的,她實在是難以想象,陰氏是如何熬過那一關的?

  她也相信陰氏的話,這麼一個能幹的人,何必在皇權的威懾下瑟瑟發抖地活着呢?

  為母則剛而已,否則,又有幾個人會為了那麼破落伯府而委曲求全,這麼多年,成為世人眼中的笑話。

  “你也是不容易,聽你這麼一說,我心裡好受多了!”

  “二太太,我聽說二姑奶奶以前和端憲郡主很親近的,這種事,不好在外頭随便找大夫,可端憲郡主同是女人,何不讓端憲郡主幫忙瞧瞧呢?”

  陸氏頓時如醍醐灌頂,她頓時想扇自己兩耳光的心都有了,隻知道着急,竟然沒有想到這上頭來。

  “你看我真是糊塗到極點了,我怎麼就想不到這上頭來?我竟然把郡主給忘了!”

  陰氏笑道,“燈下黑是常有的事,再,二姑奶奶也是嫁得遠了些,您一時想不到是常有的事。”

  “是啊,當姑娘的時候還能常在一塊兒玩,到了如今,一個東,一個西,這一晃又是兩三年了,尋常也想不起來這些事。”

  陸氏就跟去了一塊心病一樣,在東平伯府所在的巷子東下了車,她與東平伯夫人告别後,上了自家的馬車,将身邊的婆子召上來說話。

  “若是把涵兒送到燕京去,總是要有個理由的,隻這理由不好找。”

  嬷嬷想了想道,“姑爺進了學,不是說要找個好書院嗎?聽說皇上将香山别院撥了出來,請了個姓楊的先生當山長,多少國子監的監生要去那裡讀書,太太何不把這個消息告訴姑爺,若是姑爺動心了,再想辦法把姑奶奶弄過來,也省得……”

  也省得在婆婆跟前不好過日子。

  陸氏眼前一亮,“這是個好辦法,郡主下半年要生了,我提前跟涵兒說一聲,讓涵兒做些準備,最好能夠給郡主的孩子做幾件小衣服,将來我親自送去給郡主,郡主是個念舊情的人,我把涵兒的事一說,她不會不管。”

第880章

登基

  陸氏閉了閉眼睛,她如今不得不慶幸當年幸好當機立斷地把女兒遠嫁了,沒讓大長公主把涵兒和郡主之間的情分磋磨光,要不然,現在就很難開口了。

  到頭來,還是要依靠郡主,陸氏是很不想求人的人,欠下人情終歸是一件不好的事,再好的手帕交,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幫襯,日子總是要自己過出來。

  可是,眼下也實在是沒辦法了。

  陸氏的哥哥陸天錫任武昌府知府,在那個位置上已經連任三任都沒有挪位置,她哥哥是個本分人,但架不住嫂子是個貪婪的,聽說拿了人錢,幫被告的人給推官遞話,反過來坑害苦主。

  陸天錫兩榜進士,她父親曾任巡撫,對諸多人有恩澤,陸天錫卻連任三屆都不得升遷,不能說與嫂子沒有關系。

  反而,嫂子還總是明裡暗裡地說,她在承平大長公主府這麼多年,沒一點根基,連娘家哥哥都幫不上,不堪大用雲雲。

  但這些事,她要如何解釋?陸氏如今着急成這樣,也還有一宗,她母親年歲大了,身體每況愈下,前些日子,女兒寫信來說母親卧床不起,若是一旦有什麼事,她女兒沒有個一兒半女,怎麼立足啊?

  回到家裡,陸氏還是給女兒去了一封信,派了心腹送到武昌府去。

  大行皇帝在麟德殿停靈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欽天監選了吉時,梓宮從順天門出,通往陵寝的道路已經全部鋪平了,一路上也沒有什麼意外,梓宮被安放好之後,便封了地宮,屬于壽康皇帝的時代已經結束。

  蕭恂一身孝服地站在陵寝前面,蕭昶遠和蕭昶曜各自燒了一炷香,在神像前三跪九叩之後,轉過身來,站在蕭恂面前,欲行禮,蕭恂一把扶住了他們,“自家兄弟,不必如此!”

  蕭恂朝外走去,蕭昶遠和蕭昶曜陪在一邊,他問蕭昶遠,“還回雲南嗎?要不要回來?”